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宋风玲 三甲
宋风玲 主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所

母乳喂养的益处 让数据来告诉您

2789人已读

提起母乳喂养的好处,相信大家都会列举一二:母乳喂养营养丰富,母乳喂养孩子不得病,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喂养方便快捷,母乳干净、安全……。但是,母乳喂养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对母乳喂养的优势有没有新发现?母乳喂养的益处有没有数据来佐证?小编整理了目前最全的资料,现在为您一一道来。

对于母乳喂养的好处,宝爸宝妈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是对宝宝和妈妈的好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

其一、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1.母乳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最新研究发现,目前已知母乳成分有2000多种,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检测出其中的200多种。

2.另外,人乳中各营养组成成分不断变化。

母乳中的成分及比例还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改变,与宝宝的成长同步变化,以适应宝宝不同时期的需要。就拿蛋白质来说,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如宝宝刚出生的3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这时候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需求量是成人的3.5倍之多。随后宝宝生长速率减缓,聪明的母乳也及时调整了它的蛋白质含量。

3.与此同时,母乳中优质蛋白比例合理。

以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关系为例,在哺乳初期,乳清蛋白高达90%,而酪蛋白只有10%,因为新生儿的肾脏和消化道系统都不太成熟,在初期,智能的母乳为宝宝选择了密度较低、容易消化的乳清蛋白。随着宝宝的生长,这个比例在逐渐调整,后期两者的比例变为了1:1。

其二、母乳喂养保护婴儿的健康

1.母乳喂养保护婴儿免受感染、腹泻、中耳炎、过敏性疾病侵袭。

几组研究数字显示: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因感染入院几率是纯母乳喂养的5倍;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非母乳喂养的宝宝患严重营养不良的几率超出10%;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非母乳喂养的宝宝死于肺炎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5倍,死于腹泻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1倍;仅在中国,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每年可以避免3万新生儿死亡。

究其原因,母乳为疾病提供不同种类的防御机制,包括抵抗特定病原体而分泌的抗体,如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母乳中含有的溶菌素高,巨噬细胞多,可以直接灭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乳铁蛋白含量也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护肠粘膜,使粘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另外,母乳喂养在方法上简洁、方便、及时,奶水温度适宜,减少了细菌感染的可能。因此,对于宝宝来说,能从母乳中摄取到足够的养分,获得免疫因子,使宝宝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不易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的感染,并可降低腹泻和肺炎的发生率。

2.母乳喂养降低婴儿猝死症(SID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危险。

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第一年中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低于50%。另外,由于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易吸收,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于钙质吸收,总渗透压不高,不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母乳喂养能够预防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湿疹等疾病。

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将宝宝患哮喘的几率降低9%。荷兰一项研究也发现,在学龄前儿童中,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较短和非纯母乳喂养与哮喘相关症状风险升高相关。与母乳喂养6个月的儿童相比,从未接受母乳喂养的儿童在头4年间出现哮鸣、气促、干咳和持续咳痰风险升高。

母乳在免疫系统中对过敏的保护机制目前医学界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母乳抗过敏的机制有预防、降低与延迟的作用。而且建议至少给予宝宝4-6个月的母乳,对宝宝过敏症状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4.母乳喂养能够预防孩子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心肺功能的发育,能够降低高血压、血总胆固醇,其功效等同于甚至高于控制饮食、运动以及减盐。母乳喂养还将降低童年和青春期超重和肥胖的几率22%,降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几率为37%。吃母乳的新生儿,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小得多。数据表明,和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非母乳喂养的宝宝身患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几率达30%-200%。

其三、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婴儿的心理发育

1.促进婴儿脑细胞和智力的发育。

母乳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具有优化认知功能和视觉作用。研究发现,与相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经由鼻胃管喂食配方奶的早产儿相比,喂食母乳的早产儿在18个月和7-8岁的时间段内有较好的发育。同时,母乳宝宝具有更高的视觉灵敏度。这些益处都要归功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的存在。另一项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比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平均智商要高出5分。

2.母乳喂养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宝宝吸吮母乳时嘴、下腭、舌头的运动,对语言发育有很好的影响,同时可以防治宝宝牙位不齐。

3.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母婴感情。

俗话说,母子连心。新妈妈们通过婴儿吮吸母亲乳头的刺激,能增进母亲对婴儿的抚爱、关爱、疼爱之情,婴儿通过吮吸母乳,与母亲有切肤之温暖,切肤之亲近,既感到安全,又感到高兴。因此,母子之间的情感就在这微妙之中不断沟通与递进,不断增进和升华。

说了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下面我们再看看母乳喂养对妈妈的好处

其一、母乳喂养对妈妈生理上的好处

1.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恢复。

从一出生开始,婴儿的反复吸吮让母亲的脑下垂体释放催产素,这种激素不仅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同时也引起子宫收缩。由此产生的收缩防止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以及子宫恢复。

2.避免铁质流失。

母乳喂养,使妈妈恢复月经的时间常常会延迟,不像人工喂养的妈妈一般在产后6-8周恢复月经。妈妈身体分泌乳汁所需要的铁量,远小于月经中失血所流失的铁量。

3.自然避孕。

月经推迟不仅对母体保存铁质有重大的好处,而且还能达到自然避孕,保持一定的生育间隔。哺乳闭经法(LAM)是被充分证明了的避孕方法,在产后头6个月有98%-99% 的避孕成功率。与此相比,配方奶喂养的妈妈就必须在产后6周内开始实施有效的避孕方法。

其二、母乳喂养对妈妈长期的益处

1.母乳喂养有助于产后瘦身。

母乳喂养可以帮助妈妈在产后减轻体重,这可能是哺乳妈妈最想看到的结果了。生产乳汁是一个活跃的代谢过程,平均每天消耗200-500卡路里。研究发现,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产后平均每月减重0.44千克。和母乳喂养妈妈相比,非母乳喂养的妈妈减掉的体重更少,并且更难保持。

2.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妈妈子宫及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坚持6-24个月可以使妈妈降低乳腺癌的几率为25%,降低卵巢癌和子宫癌的几率达11%-25%。

3.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妈妈患慢心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有利于曾患妊娠期糖尿病恢复。分娩后,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哺乳妈妈,由于母乳喂养带来的最大体重减轻可能使后续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母乳喂养还可以使妈妈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5%。坚持母乳喂养12个月或以上的妈妈,身患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大幅降低。

4.母乳喂养降低妈妈骨质疏松的风险。

从长期来看,泌乳可能使骨骼更强壮和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和有过母乳喂养经历的妈妈相比较,没有母乳喂养的妈妈在绝经后髋部骨折的风险要高2倍。

其三、母乳喂养对妈妈心理的慰藉

1.哺乳提供了一种独有的妈妈和婴儿之间的互动,一种自发的肌肤贴着肌肤的亲密和滋养。婴儿吮吸乳房令妈妈产生一种特别的激素环境,可以让母亲特别地平静,更少引起激烈的反应。

2.产后不进行母乳喂养,乳汁不畅可能会导致胀奶,出现这种情况时,妈妈容易变得心烦意乱,加上产后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容易导致产后抑郁。产后坚持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减少乳房的不适,减轻妈妈的心理负担,还能有效增强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联系,让妈妈心情得以恢复,抑郁得以减轻和消除。

3.另外,在进行哺乳的时候,妈妈跟宝宝长时间肌肤相亲,这也可以有效激发妈妈的潜力,让妈妈更加从容淡定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不顺。

宋风玲
宋风玲 主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