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了解过度换气综合症吗?
【摘要】任何原因,而发作时有呼吸运动加快,产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低于5kPa),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临床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所有症状都可以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来解释,症状的发生与呼吸控制系统异常、自主呼吸调节丧失了稳定性(很可能是脑干以上的高位神经结构,如下丘脑)有关。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概念包括以下3个含义:①有躯体症状;②有可以导致过度通气的呼吸调节异常;③躯体症状与呼吸调节异常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也就是说躯体症状是由呼吸调节异常引起的。很多器质性疾病,如低氧血症、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充血性心衰、代谢性酸中毒、发热等,都可伴随过度通气状态,血气分析示PaCO2降低,但不属于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范畴。通过治疗原发病,过度通气状态可以随之缓解。
定义
过度呼吸症候群/过度换气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是急性焦虑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到心跳加速、心悸、出汗,因为感觉不到呼吸而加快呼吸,导致二氧化碳不断被排出而浓度过低,引起次发性的呼吸性碱中毒等症状。过呼吸就是呼吸过度,引起呼吸性碱中毒,造成手脚麻木,严重时四肢可以抽搐。
病因
过度换气综合征常见于女性,具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诱发精神紧张的因素。一般好发于癔症患者,也可见于甲亢、肝硬化、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败血症患者及妊娠期妇女。
发病机制
一般被某些压力或药物食物及负面情绪所诱发,发作时有呼吸运动加快,产生动脉血二氧化化碳分化碳分压降低(低于5kPa),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临床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
临床表现
过度换气综合征发病时呼吸加深加快,患者诉有呼吸费力;胸闷压迫感或窒息感,可有胸痛、心悸、心动过速等。四肢末端及颜面麻木,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甚至强直,也可有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查体无阳性体征。过度换气综合征可发并呼吸性碱中毒
辅助检查
主要是血气分析,提示有PaCO2(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H升高。如有心动过速,心电图可发现异常。
诊断
过度换气综合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症状,Nijmegen症状问卷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
2.过度通气激发实验阳性;
3.发病前有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应急等心因性诱因。
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诊断为典型高通气综合症;符合第三条仅部分地满足前两条,诊断为可疑高通气综合症;三个条件均不符合,可排除高通气综合征。
鉴别诊断
过度换气综合征应与癫痫、甲状腺功能低下、低血糖反应等疾病相鉴别。
如何治疗
1.一般处理:向患者解释清楚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联系,解除患者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给予谷维素、溴剂、镇静剂等药物配合。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性。
3 重复呼吸疗法:急性发作时采用面罩(或袋囊)重复呼吸疗法,使吸入气体中CO2提高而减轻症状。
4. 适当补充氯化钠液和葡萄糖酸钙。
预后
过度换气综合征应及早治疗,一般预后尚好。
如何预防
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可以尝试一下方法:
1.适当的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刻意的压抑,以免一发不可收拾。
2.要对过度换气症候群的初发症状有所认识,以便及早提醒自己放松情绪及放慢呼吸。
3.若过度换气症候群一而再的发生,应该寻求适当的咨询,以求办识及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的来源。
4.医护人员千万不可跟着患者一起紧张,否则会火上加油,让患者的病情更严重。只要安抚病人的情绪,同时提醒患者把呼吸放慢、加深。如果能有效作到,通常在5-10分钟之内,就可使病情快速的缓和下来。
5.若患者的情绪无法有效的缓和下来,此时可以纸袋盖住患者的口鼻,让他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可有效的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现象,而使病情快速好转。
6.平时应避免熬夜及咖啡、茶等咖啡因刺激性饮料,以及摇头丸、安非他命等。
1.医学百科(http://www.wiki8.com/);
2.侯晓峰.精神性过度呼吸症候群15例治疗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3.李刚,杨建萍.110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体会[J].中日友好医学报。2014-4,28(2):89-91;
4.医学心理学(2006)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5.株洲心理咨询网(http://www.zzxlzx.com/show.asp?id=415);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