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戈旌 三甲
戈旌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外科

髁突骨折的治疗

10480人已读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为突出的骨骼,因而容易遭受损伤,其损伤的发生率居颌面骨骨折的首位。由于生物力学上的原因,髁突骨折又是下颌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其1/3左右。髁突骨折后可出现疼痛、下颌运动受限、肌肉痉挛、下颌运动偏斜、咬合关系紊乱、下颌关节病理改变、骨坏死、面部偏斜和关节强直等症状。髁突囊内骨折为最常见类型,占 67.24%;髁颈骨折占19.31%;髁突下骨折占13.45%。

12岁以下的儿童有较强的骨再生和改建能力,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患儿的咬合关系,从而促进骨折后髁突的愈合改建。基本治疗方法:骨折早期戴入全牙列软合垫(有时需要带头帽颏兜),通过抬高咬合使髁突降低;7到10天后开始张口训练,并辅助关节理疗;因髁突移位产生的偏颌可以通过咬合诱导得以矫正。保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是髁突在“非解剖位置”上的功能性改建,这种改建必须有正确的咬合支持。因此,当保守治疗失败,髁突严重移位或从关节囊中撕脱,或合并有面中部其他骨折时,还是应该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发生张口受限和咬合紊乱,明显移位和脱位的髁突及髁突下骨折、儿童 90°角脱位的髁突下骨折、双侧髁颈骨折以及合并上颌骨(或下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好于保守治疗。虽然通过非手术治疗,部分病例可以恢复伤前的咬合关系,但是往往需要几周甚至数月的牵引治疗。对于上述情况,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更快地恢复下颌骨的功能运动和伤前咬合关系,并可对合并的面部其他骨折的复位提供有利参考。髁突骨折合并关节盘受损或移位,易导致关节强直。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时,关节复位将是预防创伤性关节强直的重要方法之一。应进行4种形式的下颌功能锻炼:最大开口,左右侧运动以及前伸运动。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1周进行,可以采用主动功能锻炼和被动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

1478336350.png


戈旌
戈旌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