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晕症,要当心!
尿晕症,专业术语叫“排尿性晕厥”。顾名思义,是指人在撒尿的时候突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片刻后又恢复如常。
大部分尿晕症病人症状比较轻,通过休息后可好转,并且没有明显后遗症。因此容易被忽视。但由于晕倒时容易造成外伤,严重的还会发生脑外伤或脑出血,因此应该加强重视。
夜间撒尿过程中或者撒尿刚刚结束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尿晕症,男性常见。在夜间,人体的交感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排尿时迷走神经兴奋,发生心动过缓,影响心脏的排血量。人从平卧状态突然坐立,可能造成低血压。这些原因可引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
当病人发生尿晕症时,应该立刻让病人平卧。将头部放低,下肢抬高,解开衣服和腰带。这样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大部分尿晕症发病前可能没有先兆,但是少数会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应把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或者肺部,避免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的发生。病人意识恢复以后,缓慢将其扶成坐位,一般休息30分钟后才能重新站立。站立时需要警惕再次发生晕厥。
以下这些人群是尿晕症的高危人群,需要特殊注意:1、既往有过尿晕症病史的人;2、排小便时头晕、恶心的人;3、睡前服用镇静药、安眠药的人;4、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
尿晕症重在预防。因此,我们建议:1、睡前排空膀胱;2、睡前少喝水(如无特殊要求,在睡前2-3小时内饮水量最好不要超过500ml);3、床边放尿壶(床边容易触及的位置,减少如厕次数);4、避免骤然起坐或站立;5、男性尽量采用坐位排尿,不要关厕所门,有条件可以在卫生间安装扶手或者放置凳子,防止摔倒。
本文系刘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