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疗
食物是人类治病最好的药品,食疗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预防、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等;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冬季食疗养生食谱。
(1)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常见的传统药膳。当归养血调营,生姜温气散寒,羊肉辛热,大补气血,是冬季最适宜的食物。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作用,适用于妇女产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致的腹痛,同时,此汤还可以治疗血虚乳少,恶露不止等症状。原料有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若寒气重者,可多加点生姜。
(2)四物、八珍、十全炖鸭是冬至日进补的主要药膳。药膳「元气鸭」是由公鸭一只,冬虫夏草五钱,枸杞三钱,黄芪五钱,当归二钱,大枣二钱,姜三片,酒少许所组成。鸭肉,性味甘咸平,入肺肾二经,有滋阴养胃的作用;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入肺胃经,具强壮滋养、保肺益肾、治咳喘之上药功效。将鸭肉洗净,再将冬虫夏草及鸭肉、枸杞、黄耆、当归、大枣、姜、酒放入锅中以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炖煮一小时即可食用。主要用于病后体弱、头晕、食欲减退、自汗、尤其呼吸系抵抗力之强化。此外,鸭肉与海带炖汤,可以软化血管;与竹笋炖汤,可以缓解痔疮便秘等。
(3)乌骨鸡汤是冬季里补气的好药膳。乌骨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还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用其炖汤最好,放入不同的配料,其功效有所不同:加党参、当归、黄芪等食补的药材,增强补气血滋肝肾之功;加红豆、黄精有补血养颜、强壮身体的作用;加枸杞、红枣重在补血养颜、益精明目的功效,等等。
(4)韭菜炒核桃仁是冬季预防阳虚畏寒食疗搭配的经典。韭菜又名起阳草,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降逆气,散淤等。韭菜用来炒食或做馅都很适宜。核桃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两者搭配先将核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少许食盐,翻炒至熟,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
(5)蜂蜜银耳百合的搭配食用是冬季治疗阴虚上火的最佳食疗方法之一。常有蜂蜜银耳蒸百合和蜂蜜银耳炖百合汤两种。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蜂蜜补脾益肺,解毒润肠;银耳滋补生津,润肺养胃,补肺益气。将百合120克、蜂蜜30克、银耳30克拌和均匀,蒸或炖到熟软即可食用。
(6)腊八粥是冬季驱寒补气药食好药膳。粳米、糯米、大米、黑米、红豆、红枣、莲子、桂圆肉等同为煮粥,该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对于久病体虚,脾肾不足之人具有一定效果,此粥性味平淡不腻,特别适合老年人服食。
(7)党参红枣茶是冬季常备的养生保健茶。党参有健脾益肺的功效;大枣有健脾补血、安神的功效。选用党参15-30克,大枣5-10枚,一起煎汤饮用可以治疗病后脾虚,食欲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贫血,心悸等症,可以加适量红糖性温、味甘,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
本文是李荣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