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痛怎么办
常常有肩痛的患者朋友问我同样的问题:
“医生,我肩痛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肩痛怎么办?”
“肩痛可以做些什么运动呢?”
好!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引发肩关节疼痛?
患者感觉到的是“肩痛”,但在医生眼里,“肩痛”只是一个症状,或者说只是一个现象。那么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肩部的疼痛可以是肌肉源性、韧带源性、神经源性、滑囊源性,甚至还有内脏问题引发的牵涉性疼痛等等。如果我们把它归类的话,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肩部因素与肩外因素。肩部的因素又可分为:损伤(疲劳性损伤、创伤)、风湿、骨关节炎等等,而肩外的因素可分为:颈性肩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其他颈椎问题、臂丛神经卡压)、神经因素、内科疾病因素(心脏、肺部、肝胆、中风、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等。
以上这些因素中以肩部因素较为常见,其中,不同年龄人群高发因素不同,青壮年损伤因素多见,老年人骨关节炎多见。就算是肌肉源性,不同的肌肉,处理方法不同,与肩关节相关的肌肉有17块,这些肌肉的起止点不同,因而出问题以后引发肩关节活动疼痛的方向也不同。与肩关节相关的滑囊有11个,分别位于不同的部位。
总之,就诊断而言,我们通常要仔细查体,找到压痛点,然后找到与疼痛相关的运动方向,再排除颈椎因素、神经因素、内脏因素(运动方向不受限)、全身性疾病、其他因素(血管病变、肿瘤)等,方能确诊。
老百姓口中的所谓“肩周炎”,其实是个笼统的表达,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升,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精确诊断到某块肌肉、某个滑囊的问题,一旦确诊,治疗方法就可以锁定靶点而展开。
如上所述,如果肩痛确为某块肌肉所致,而且损伤也不是十分严重者,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来治疗。但如果诊断不明确,奉劝患者朋友不要人云亦云地自己随便锻炼,以免耽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现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肩痛后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是:除了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接受医生诊治以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护理 工作要劳逸结合,注意局部保暖,特别应注意在空调房中时,不要坐在冷风口前,保护肩关节不受风寒,夏季夜晚不要在窗口、屋顶睡觉,防止肩关节长时间地受冷风吹袭。
2.保护肩关节 在同一体位下避免长时间患侧肩关节负荷,例如患肢提举重物等;维持良好姿势,减轻对患肩的挤压;维持足够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和肌力训练;疼痛明显时要注意患侧肩关节的休息,防止有过多的运动,同时避免再次发生疲劳性损伤;疼痛减轻时,可尽量使用患侧进行日常活动技能的训练。
3.保持良姿位
较好的体位是仰卧时在患侧肩下放置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该肢位可使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健侧卧位时,在患者胸前放置普通木棉枕,将患肢放置上面。一般不主张患侧卧位,以减少对患肩的挤压。避免俯卧位,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应努力加以纠正。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哪些运动可以做?
如上所述,如果排除掉肩部以外的其他因素,我们可以试行以下运动:
Condman氏钟摆运动:本方法是英国骨科教授Condman医生所发明的。可以用于早期“肩周炎”的自我治疗(见下图):体前屈90度,健侧肢支撑于桌子上,患肢下垂向前后摆动,内外摆动,划圈摆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握重物(沙袋),逐步加负重(1-3-5kg),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本项运动适用于早期肩痛(肩周炎)的患者,既可通过运动改善关节腔内滑液流动,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改善疼痛,又可预防“肩周炎”后期的粘连。
再一次提示老年患者的是,不可盲目自行锻炼,特别反对所谓“用手指爬墙或爬树”的运动,因为老年患者肩关节盂缘的软骨很脆,易于撕裂,一旦撕裂,则肩痛很难痊愈。而上述Condman氏钟摆运动则无损伤肩关节结构的风险。
总之,只要没有其他系统问题,又没有外伤史等,单纯“肩周炎”,通常可以自愈,时间是1.5年左右。
本文系王颖医生原创,未获许可,谢绝转载
本文是王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