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颈椎创伤性滑脱
第 2 颈椎又称为枢椎。创伤性枢椎滑脱是指发生于第2颈椎椎弓峡部的骨折。该类型损伤常由于颈部仰伸暴力造成,既往多见于被施绞刑者,故又名绞刑架骨折或者Hangman 骨折。
创伤性枢椎滑脱的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或者僵硬感,吞咽不便,头颈分离感、头颈不稳需用双手托扶以及颈肌痉挛等。少数病人有四肢麻木和无力等脊髓刺激或受压症状。有明确外伤史,常合并有头和颌面部的损伤,位于前额或下颏,多为皮肤挫伤。
一般是根据椎节的稳定与否将其分为稳定型及不稳定型。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将其分为三型:
①Ⅰ型骨折 是稳定的骨折,系双侧椎弓根骨折,骨折线位于关节突关节的前方,主要引起第2颈椎椎体与后方的关节突、椎板与棘突之间的分离,二者间距约2mm左右(1~3mm)。C2、3椎体间结构是正常的。对椎管内的脊髓组织一般不形成压力,因而少有同时伴发脊髓损伤者。
②Ⅱ型骨折 是不稳定的骨折,不仅骨折呈分离状,且多伴有成角畸形;前纵韧带或后纵韧带断裂,或是二者同时断裂;颈2椎体后下缘可被后纵韧带撕脱出现撕脱性骨折。骨折端分离程度一般超过3mm,或成角大于11°。C2、3椎体间结构已损伤。
③Ⅲ型骨折 是移位的骨折,椎弓根或椎板骨折,C2、3小关节突脱位或交锁,前纵韧带及后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损伤,致使颈2椎体半脱位或脱位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稳度程度。稳定性骨折采取保守治疗,牵引复位后头环支具固定。
不稳定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骨折位移明显者先行复位。多取后路直视下开放复位,并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也可先行颈前路开放复位及颈2~3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后视内固定物制动效果不同而采取颈后路固定融合术。术后外固定保护6~8周。
本文是钟招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