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途旅行的健康威胁
长途旅行本来是件愉快的事情,但如果缺乏健康知识,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以下从两个典型案例说起:
案例一:小D做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国外回来,下机后直扑亲人怀抱。突然,他面色煞白,两眼发直定格在张开双臂的一刹那,随后瘫倒在地。等急救人员到达时,已无生命迹象。尸解报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
案例二:E师傅驾车5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当他从后备箱搬下20公斤重的行李箱时,突感腰痛伴左臀部和左下肢剧痛,左足底麻木,大小便无力。打120叫救护车送医院后,CT检查报告椎间盘脱出。幸运的是经手术治疗症状缓解。
案例一中深静脉血栓是由于长时间坐着不活动,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而形成的血凝块。血凝块堵塞深静脉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而当血凝块脱落时,便会随着血流经过心脏到达肺动脉。小的栓子被卡在肺动脉较细的分支,可引起胸痛咳嗽,咳血;而大的栓子被卡在大的肺动脉时,会引起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小D的突然定格,就是由于较大的血栓被卡在大的肺动脉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俗称“经济舱综合征”;因多见于乘坐经济舱的乘客,下肢被束缚在狭小空间内长久不动所致。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1.长途乘坐交通工具,下肢长时间不动,静脉血回流缓慢;2.饮水不足,血液浓缩;3.怀孕状态,胎儿压迫髂静脉;4.长期口服避孕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5.下肢手术后患者,血管损伤和长久限制活动。6.恶性肿瘤,瘤栓伴随血栓混合栓塞。
因此预防血栓形成最简单的方法第一就是喝够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第二就是经常运动下肢,包括原地屈伸踝关节和按摩腿部肌肉,加快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对于后三种高危人群和有过心脑血管梗塞史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凝药,如阿司匹林等。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因早期症状轻微,常常被误诊为筋膜炎、坐骨神经痛等常见病。如有上述危险因素又出现腿痛,应主动要求做下肢深静脉彩超,一旦确诊,应尽快抗凝等正规治疗。贻误时机轻则损失部分静脉和肺功能,重则丧失生命。
案例二为长时间坐位加上颠簸造成腰椎间盘劳损,纤维环变得薄弱;而弯腰搬起重物又是特别伤腰的动作——直接导致椎间盘急性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和马尾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长时间坐车和驾车腰部保健的要领为:尽量挺直腰坐,可在腰后垫枕头。遇红灯等暂时停车时,可挂空挡,拉上手刹,双手拇指和弯曲的另四指抵在座椅面上,抬起屁股数秒钟,使长久受压的椎间盘得以舒展片刻。搬抬重物的正确方法是宁弯腿不弯腰,并让重物尽量靠近身体,以降低对椎间盘的压力。知道这些知识的您一定会远离这些病痛,并提醒您的家人和朋友摆脱长途旅行带来的健康威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陈仲 主任医师 逢周五上午珠江医院门诊部3楼外科13号诊室出诊)
本文是陈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