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发小肾癌早期保肾治疗效果好
王先生,46岁,每年年底都会参加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本想着今年也是走个过场,结果拿体检报告的时候,被告知其B超结果提示王先生右肾长了一个三个多厘米的肿瘤。虽然肿瘤看着不大,但最好尽早找泌尿外科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王先生哪敢怠慢,拿着结果直奔医院的泌尿外科门诊。
在泌尿外科门诊,我们通过对王先生的问诊、体格检查并结合超声的报告,考虑王先生为偶发右肾肿瘤,需要行CT进一步明确诊断和住院治疗。
王先生满面愁云“医生你说,我又不疼不痒,每周还打打羽毛球。而且体检中心也说我抽血、尿检和其他检查项目都正常啊!我怎么会得肾肿瘤呢?哎呀!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啊,而且我孩子已经高三了,现在可怎么办….. ”
带着王先生的不解和疑问,我们来看看偶发肾肿瘤。
肾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多数为恶性即我们说的肾癌。中晚期肾癌病人会出现腰痛、血尿、腰部肿块,甚至发热、贫血、消瘦等,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在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偶然发现无以上典型症状的肾脏小肿瘤(最大直径≤4cm)越来越多。据统计偶发肾脏小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20%。由于B超可以发现肾内大于1cm的占位病变,且无创、经济,是筛查肾脏小肿瘤的首选方式。泌尿系CT对肾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当CT难以确诊肿瘤时,应结合MRI的检查结果。
很快王先生的CT报告出来了,提示右肾占位病变,考虑小肾癌。“早发现还不是癌!这个肾还是保不住了,哎……”王先生看到CT结果后就唉声叹气。其实大部分小肾癌处在疾病的早期,肿瘤较小且缓慢膨胀生长,这样肿瘤推挤周边组织就形成了肿瘤的假包膜。沿着假包膜外将肿瘤完整切除,保留患者的肾脏,就是保留肾单位的手术。对于小肾癌,与根治性肾切除相比,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不但可以达到相同的肿瘤控制效果,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我们将王先生术前CT肾肿瘤的解剖特征通过专业评分系统定量评估后,认为肿瘤的复杂性相对较小,次日给王先生安排了腹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术。王先生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右肾癌(高分化透明细胞癌)。由于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王先生术后六天顺利出院。
小贴士:肾癌发病因素:肥胖、高血压、吸烟史及家族遗传等
肾癌筛查的首选手段:泌尿系超声
小肾癌具有异质性:极少数可以侵袭生长出现早期转移
保肾手术后定期随诊:检测是否有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本文是郭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