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手术的风险有哪些?
最主要的手术风险是损伤正常的垂体组织。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垂体瘤手术专家,在切除垂体巨大腺瘤后,仍有约 5~10%的患者出现术后垂体功能减低。而损伤一旦发生便无法修复,可能需要长期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包括甲状腺激素、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雌激素或者睾酮等。我们尽力做到“完美”,但是有些情况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尤其是 手术难度大、包绕海绵窦和主要血管的肿瘤。类比于美国反恐战争中“外科手术”式的 精确打击,即便军事实力强劲,仍不可避免的会有士兵伤亡。我们手术也一样,切除肿 瘤的操作,难免会在损失一些人体正常的垂体组织,那么术后患者就会有垂体“受伤” 的反应——例如,损伤垂体后叶会造成尿崩症(发生率在 1~2%之间),这是由于肾脏 滤过的体液不能被重吸收,而大量排出体外的缘故,所产生的尿液如清水一般无色透明, 患者出现尿频和烦渴,这些症状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即弥凝)进行替代治 疗,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在手术创伤和炎症消退后,垂体功能可以部分恢复,不需长期 药物补充,另外多数患者在垂体前叶组织大部分被切除后,剩余的垂体前叶组织仍然能 够分泌足够的激素供人体正常活动,因此手术损伤并不代表需要终生替代治疗。总之, 我们会在手术中尽量精细操作,避免损伤正常垂体组织。但对于手术难度较大的垂体腺 瘤,发生术后垂体功能减低的风险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术后需要激素补充治疗,希望您能理解。
还有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吗?
有,但是普通腺瘤的切除中比较罕见,而一些复杂的手术前医师会向您专门交待。
首先,若损伤到在垂体两侧的颈内动脉可以造成失血性休克和死亡,或者栓塞血管后出现脑梗死。但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术者来说,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很低(约 1/1000)。 第二,术后出血进入残余瘤腔或者蝶鞍可以加重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严重的可能 造成视野缺损和视力丧失。这是很罕见的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清除血块,缓解压迫症 状。第三,由于垂体肿瘤与脑脊液仅有一层薄膜之隔,术后有发生脑脊液漏的可能。为 了修复破损的脑膜,防止脑脊液漏继发颅内感染,手术过程中一般会在瘤床上填塞一小 块取自患者自身的脂肪组织和筋膜,起到物理加强的作用,国外也有取腹部脂肪或者辅 以人工材料修补脑脊液漏。尽管如此,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仍在 1%左右,而对于突 破鞍区、鞍隔生长的巨大腺瘤、颅咽管瘤等,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更高,而一旦发生,就会有感染继发脑膜炎的风险,可能需要二次,甚至三次手术去修补脑脊液漏。
我们上面说到的各种发生率都是针对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而言,对于缺乏经验的术 者,上述所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更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