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雒福东 三甲
雒福东 副主任医师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肛肠科

腰腧穴麻醉——川派肛肠的一颗明珠

2493人已读

腰腧穴麻醉是川派肛肠的一种常用、简便、有效、安全的麻醉方式。由著名的中医肛肠病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曹吉勋教授首创使用。该麻醉方式被川内大多数肛肠科广泛应用至今,全国其他部分省份肛肠科也有应用,为我国的肛肠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是川派肛肠的一颗明珠。 鉴于省外的其他同行经常问及该麻醉的具体操作,今日我们就再次共同学习一下,望能帮助更多的同仁。


一、概述

腰俞穴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即在腰俞穴内注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

优点:是简便、安全、麻醉范围只局限于肛周会阴部。

缺点:是骶裂孔变异较多,初学者常因定位不准,穿刺困难而失败。

二、腰腧穴的位置

中医学定位:腰俞穴位于第二十一椎之下宛中,长强上三寸,下 之中心,正好是现代解剖学的骶裂孔。

中医学定位

腰腧穴经络.jpg

图1

解剖学定位:骶裂孔位于第四骶椎之下,外形变异较大,但基本形态是一个长形裂沟,中国人多数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上角是第四骶骨棘突,即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三角形的两下角是左右骶骨角,三角形中央部即是骶裂孔的位置。

解剖学定位

骶管裂孔.jpg

图2

【实体定位】

腰腧穴麻醉2.jpg

图3

腰腧穴.jpg

腰腧穴麻醉.jpg


图4


三、腰腧穴麻醉原理

将局麻药注射入骶管腔内,以阻滞骶脊神经,作用部位为第二、三、四骶脊神经根。


四、腰腧穴麻醉适应症

适用于肛门、肛管、直肠下段及会阴部的各种手术,如内外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和肛门畸形等疾病的手术。

五、常用药物、浓度、剂量

1、 普鲁卡因15-30ml一次用量不超过50ml(1g)。

2、 1-2%利多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1.5% 26ml(0.4g)。

3、 0.25-0.5%布比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0.25% 40ml(0.1g)。

手术时间长者可酌情加1‰肾上腺素,每100ml4-6滴。


六、操作方法

骶管麻醉.jpg

图5

骶管麻醉操作.jpg

图6


1.体位 患者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并平齐手术台边沿,屈曲双腿,尽量暴露腰骶部。

2.确定穿刺点

按解剖学定位寻找穿刺点,可以用以下方法作为定穴参考:①尾骨尖上方5-6cm两骶骨角间的骨性凹陷。②以两侧髂后上棘联线为底边向尾骨尖方向作一等边(腰)三角形,其顶角即为骶裂孔。③肥胖者骶裂孔常位于骶部脂肪垫下沿,穴位找准后,做好标记。

3.穿刺方法

常规消毒骶尾部。右手持20ml注射器,套上7#针头。在穴位处先作一皮丘,然后垂直进针,当针尖经皮肤、皮下,抵达骶尾韧带时有一阻力,通过骶尾韧带后,有一落空感。抽吸无回血,推药阻力不大,证实位置准确,可缓慢推入局麻药。推药时,病人常有酸麻胀感,并向肛门后放射。如果进针遇到困难,可在穴位处上、下、左、右寻找裂隙,或适当调整进针角度。从皮肤表面到骶裂孔的距离,因各人皮下脂肪厚薄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在1-2cm之间,多数人在1.5cm左右,也有深达5cm者。这一点对掌握穿刺深度至关重要。穿刺深度以针尖通过骶尾韧带,出现落空感为度,不宜过深。注药后3-5分钟出现麻醉效果,一般可维持1-2小时。


七、注意事项

1、穿刺时,针尖倾斜面应朝向肛门,以使药液向骶管低位扩散,限制麻醉范围,增强麻醉效果。

2、注射麻药时,应抽吸无回血方可注射,否则易引起毒性反应。若有回血,即应改变穿位置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3、骶管内静脉丰富,切忌深插或盲目乱刺,以免损伤。

4、如遇病人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如烦躁、心慌、头晕、耳鸣等,应立即停止给药,令病人平卧,数分钟内症状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5、如出现严重麻药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按常规抢救措施处理。



·END·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专业·专注·专心

微信号:GCZK520
雒福东
雒福东 副主任医师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