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肚腩、脂肪肝,含糖饮料惹的祸
小李是位外企白领,刚拿到的体检报告单上的“脂肪肝、高血脂、肝功能异常”让他烦透了心。 “知道多吃脂肪有害无益,平时不怎么吃肥肉,饭量也不大,为什么会得脂肪肝呢?”一经询问,他有“饮料当水喝”的生活习惯。孰不知他的大肚腩、脂肪肝,都是含糖饮料惹的祸!
如今无论大超市、小便利店饮料区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街头的奶茶店也雨后春笋般一家家冒出来,有时甚至出现排长队购买现象。人手一杯含糖饮料已是城市街头常见的景象。马来西亚《联合日报》曾报道,中国在最近30年间,糖的生产量扩大了约300倍。大城市青少年中,甜饮料的饮用量已经“超英赶美”,率先和“国际水平”接轨。
含糖饮料危害多
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在最近一项新的研究中得出这样的数据,地球上每年有18万人可能因为过度饮用不含酒精的含糖饮料而死,其中包括汽水,甚至包括运动员功能饮料。研究早已证实摄取过多糖分会引起肥胖、龋齿、促进骨质疏松等问题,但近些年研究更直接指出,目前被大量运用在各种饮料和食品中的高果糖糖浆,摄取过量会产生更多健康危害,如三酸甘油酯升高、代谢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失智甚至癌症。研究表明每天喝1~2份含糖饮料的人,比起一个月喝不到一次的人,罹患糖尿病机会增加26%、代谢症候群增加20%,高尿酸症增加85%。《纽约时报》甚而专文指出,糖的危害可比拟毒,呼吁民众少碰。
饮料代替水,易得脂肪肝
象小李这样的例子,现实生活中真不少见。如果经常喝含糖饮料,容易让肝脏囤积脂肪,患上脂肪肝。而脂肪肝人群特别是青少年、中青年患病人群中也确实存在饮料过渡消费的现状。笔者曾对上海浦东张江地区的白领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及同龄健康人群做过有关“含糖饮料消耗”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40岁男性脂肪肝患者的含糖饮料饮用频率及消耗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平均每日通过含糖饮料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达到19.03g。调查结果还显示尽管如今市场上含糖饮料种类繁多,但碳酸饮料类仍在脂肪肝人群的饮料选择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冰红茶、凉茶等茶类饮料。调查中,以“每天3瓶及以上”、“每天1~2瓶”、“每3天1~2瓶” “每天≥1罐”及“每周2~6罐”为“经常”标准,脂肪肝人群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类(可乐、雪碧、盐汽水)的百分比分别为28.3%、14.1%、6.5%,远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3%、2.2%、1.1%。其次为冰红茶、凉茶类(冰红茶、王老吉凉茶),分别为16.3%、14.1%,同样远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2%、0%。而这两类饮料恰恰是含碳水化合物即含糖量极高的。以碳酸饮料为例,可口可乐、雪碧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分别以53g/500ml、60g/500ml为计算标准,以“经常”最低标准(每3天1~2瓶)即每周约4瓶来计算,平均每天通过可口可乐、雪碧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分别为30.29g和34.29g。
含糖饮料里的“坏糖”——果糖
人们不尽要纳闷,通过饮料喝进去的是糖,为什么到了体内会变成脂肪,而且脂肪还偏偏喜欢沉积在肝脏?其实,这都是含糖饮料中“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浆)惹的祸。
果糖存在于水果、蔗糖(砂糖)和蜂蜜中,是一种容易被身体吸收的单糖,优点是甜度高(是蔗糖的1.6倍),比起葡萄糖会刺激胰岛素升高血糖,果糖不经由胰脏代谢,因此对血糖影响较少,曾经被广告宣称为“好糖”。但现在已被科学证实推翻,“好糖”实际是“坏糖”。果糖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的代谢路径不同于其他糖类,是直接经由肝脏储存成脂肪,然后引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岛素抗性增加、脂肪肝等。通俗地说,食物中的糖成分很复杂,需要靠身体的酵素像剪刀一样慢慢剪碎它,然后被身体吸收利用。高果糖糖浆不需“剪碎”,直接被利用来堆积脂肪,果糖更容易导致腹型肥胖及其他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布赖恩·迪鲍斯克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实验研究发现,一种编号为GLUT8的大分子会将大量的果糖带入肝细胞中,通过阻止或消除GLUT8,可以减少果糖进入肝脏,进而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河北省人民医院任路平医生等给小鼠3天高果糖饮食即可引起小鼠肝脏出现过多的油滴,说明肝脏对饮食中的果糖具有非常迅速的反应。
管住嘴,少喝饮料多喝水!
眼见含糖饮料对身体造成危害,欧美等国纷纷积极采取“限糖”的全民运动。英、美的食品均有标示含糖量,希望消费者能够看清楚再做选择;另外英、美和加拿大政府也积极倡议“限糖”,譬如限制含糖饮料在校园不得贩卖,以及对含糖饮料加重课税,譬如美国纽约已对汽水等含糖饮料课征18%的“肥胖税”,提高饮料价格,希望减少购买人次。实事求是的英国人则由政府带头,要求饮料厂商减少含糖量,并缩小尺寸,推出250毫升的包装取代原有的330毫升。我国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行动起来开展饮料与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百姓相关的认知水平,合理选择饮料。
至于正常人每天可以喝多少含糖饮料?专家认为,喝开水才是补充水分的王道,含糖饮料最好少碰为妙。除非突然血糖过低,或长时间运动的人如自行车选手,可以喝点含糖饮料迅速补充能量。但多数人并不需要每天喝饮料。含糖饮料一星期不要饮用超过一次。偶尔想喝饮料,最好选择不加糖的茶类、咖啡或是新鲜的现榨果汁。有喝饮料习惯的人,不用心急戒不掉,建议慢慢来──先开始将频率减半,一天一次改成一星期两、三次,选择内容从半糖、微糖到无糖,然后去感觉身体的改变。美国的研究发现,每天喝饮料的成年人只要将份量减半,就能降低血压,血糖控制也会变好,脂肪肝患者无论是肝脏里的脂肪含量还是肝损伤也都会随之缓解。
本文是冯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