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荣辉 三甲
刘荣辉 主任医师
辽宁省中医院 神经外科

巨大蛛网膜囊肿

10882人已读

坚定信念,勇于挑战,永攀高峰

按惯例老百姓看病手术都愿意到大的西医院,认为钱花到了,病看好看坏都值了,也都认了。尤其是一些难治疾病,而我们神经外科疾病的患者看病更是如此。

10月份我们收治了一名30岁女患,家在外地,因颅内巨大囊肿压迫脑干合并重度脑积水,不能行走,双目失明,已经在外院行2次手术,术后几年再度病情加重,患者的父母从网上找到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刘荣辉主任的治疗技术介绍,10月1日带着乞求、期盼的心情把女儿背到我病房。当时正是我值班,查体:意识朦胧,不能站立,眼前光感,呕吐。双上肢轮替试验笨拙,指鼻试验不准确,双下肢跟膝胫试验不准确,肌力明显下降在Ⅲ级左右,而且双眼球有水平震颤,CT及MRI显示脑干旁巨大囊肿约5´6´6cm3大小压迫脑干明显重度偏移,重度脑室系统扩张—脑积水。向家属交待病情,病人需马上手术,但家属及患者本人坚决拒绝手术,因为已经在外院开颅手术二次,不想开第三次。这次来就是想通过中医中药方法来解决囊肿及脑积水的问题。

蛛网膜囊肿大部分是先天性疾病,有一部分是后天如外伤引起,先天性囊肿多数随着年龄增长改变不明显,也不需手术治疗,可能一生中也无症状,很多人因外伤或头痛查CT时才发现囊肿的存在,而且囊肿多半在脑表面。我们收的这位患者病情恰恰相反:囊肿位置深在,两次手术几年后再度复发,症状改善不明显反而加重,而且囊肿复发原因不详,开始我们怀疑是否是血管网织细胞瘤?但MRI增强及CT增强影像诊断均否定血管网织细胞瘤。

因为家属及患者本人拒绝手术,我们暂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降颅压治疗,同时反复而耐心与病人父母及患者本人说明再次手术的意义。经过2周左右的保守治疗,病人的状态有所改善,同时病人及家属也接受了我们的手术建议,10月16号在全麻下行第三次开颅手术,这次手术对我是极大的技术挑战,因为前两次手术都是某大名院技术高超的名人手术,为此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对于患者来说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手术机会,手术成功家属认可,不成功则给病人带来终生的遗憾和痛苦,对自己的名声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保守治疗期间我已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手术资料,反复温习了前两次手术过程及认真分析了术后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为此我准备了三套手术方案,1)囊肿腹腔分流术2)囊肿、环池四脑室分流加脑室腹腔分流3)单纯囊肿、环池四脑室打通——内分流术,前两种手术方式如果脑脊液含量高可能会引起术后分流管的阻塞造成分流失败,而环池及四脑室打通需要在显微镜下极其精细的操作,如果术中因双极电凝热量传导到脑干或者不慎碰到脑干造成脑干损伤,术后会造成1)死亡2)植物生存3)致残。显微镜下我经过3~4小时精细奋战手术,可以说每一步屏住呼吸,心都要跳到嗓子眼儿的感觉,终于将囊肿与四脑池环池成功打通,术后2小时病人清醒,神清语明,四肢活动良好,术后第一天正常进食,术后一周术区拆线,患者能自行下地,行走自如,能看到大体黑字,这是今年我们首例对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行内分流术成功病例。10月28日患者病情治愈出院。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流着感激的眼泪依依不舍与我们医护人员道别。

通过这个病人的手术成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只要我们认真分析病例,严格把握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技术上勇于挑战自我,才能攀登神经外科高峰。

神经外科

2010年10月28日

刘荣辉
刘荣辉 主任医师
辽宁省中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