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近视防控仍有很多误区!
视力提高绝不等于近视改善
很多眼科大夫给家长传达过错误的观点——“孩子视力提高了,那么近视也好转了”。而且往往很多家长也会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视力还行,但是验光后,大夫说近视很严重呢?事实上,视力提高和近视改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视力是通过视力表测出来的,可以通过训练变得越来越好,比如弱视患儿行弱视训练后视力可提高;而近视则是散瞳验光后得到的结果,代表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二者概念完全不同,就如一个是鸡,一个是鸭,不可混为一谈。这就意味着,即使视力有所提高,也不能代表近视改善。
防控近视的核心——关注调节
现在有人讲治疗近视的药物效果非常的好,但不要忘记药物需要多中心、对照研究,更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对于儿童而言,近视眼的防控核心在于调节,看近时调节紧张,看远时调节放松,调节好比弹簧,弹簧生锈了就容易导致近视。
那么如何防止弹簧生锈?
一要注意不要歪头斜脑视物,常见原因有歪头看电视以及写字时握笔姿势不正确等,引起双眼的调节功能不协调,弹簧容易生锈。
二是看近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看近导致调节功能长时间不放松,弹簧容易生锈。所以,儿童每看近45min后应看远放松调节3min,幼儿园的孩子应该每看近30min后应看远放松调节3min。
三是鼓励儿童进行增加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的运动,比如打乒乓球,看远看近交替用眼,使调节功能合理的紧张和放松,弹簧多用就不易生锈。
角膜塑形镜虽好但切勿滥用
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角膜塑形镜是比较好的选择。角膜塑形镜其固有的优点(平光镜,使焦点周边的物象同样清晰),能够极大地控制近视。但是同时它有着很多限制条件——度数不能高于-6.00DS,散光不能过大,角膜曲率也必须在一定范围内(41D-46D),家长和儿童的卫生意识要好,以及经济条件的要求等。若果不符合条件,千万不要勉强,一定要严格的验配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好比打靶,一定要争取在9环,如果是在6、7环,视力虽然好了,但后续的并发症可能会出现。
实际上,“每7个人中才有1个人适合角膜塑形镜”。目前来看,角膜塑形镜存在“滥用”的情况,除了不合适验配的也给验配之外,技术不达标的情况下也在验配高度近视角膜塑形镜、散光角膜塑形镜,浮躁之风盛行。
总之,角膜塑形镜虽好但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大家的唯一选择,应严格掌握角膜塑形镜的适应症,对于不适合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可以选择RGP、框架塑形镜以及屈光手术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