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诊治
视网膜脱离有哪些病因?
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包括:
●视网膜裂痕或裂孔:这可能让眼球中部的液体(液化的玻璃体)在视网膜下汇集,导致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玻璃体后部脱离(PVD)、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视网膜变得非常薄)和眼部或头部损伤患者。
●视网膜牵拉:玻璃体积血、眼内手术、葡萄膜炎等,可导致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组织机化形成“条索”,将视网膜朝远离眼底方向牵拉。多见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炎症、视网膜血管阻塞等患者。
●液体在视网膜下方积聚:可能由视网膜、脉络膜、眼内血管的炎症或阻塞,使液体在视网膜下方积聚,导致视网膜脱离。
哪些因素会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
●年龄大于50岁;
●眼部疾病或手术:一侧眼睛发生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近视眼、眼部损伤或肿瘤,白内障手术等;
●其他:头部受到钝性损伤或击打伤;糖尿病等。
视网膜脱离应如何治疗?
视网膜脱离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等待的时间越长,视力恢复的几率越低。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的视力损害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在视网膜脱离后的数小时到数天内失明。
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目的是:
●重新粘附视网膜;
●预防或逆转视力丧失。
可以通过巩膜扣带术、充气式视网膜固定术或玻璃体切除术进行修复。
手术治疗的时间通常取决于黄斑(提供中央视觉的视网膜部分)是否或可能受到影响。
●在黄斑没有剥离时进行手术,通常能够保存视力。
●如果黄斑剥离,手术后视力也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手术选择
修复视网膜脱离的常用方法包括:
充气式视网膜固定术:在此手术中,医生会在眼球中部注射气泡,气泡会漂至视网膜脱离区域,将剥离的视网膜轻压回眼底。然后再用冷冻探头(低温固定术)或激光(光凝固术)封闭视网膜裂孔。
●巩膜扣带术:医生在眼球外层放置一片硅.胶海绵、橡胶或半硬塑料,并将其缝合在位,以预防视网膜撕裂加重,并能够支撑视网膜各层。
●玻璃体切除术: 是指切除眼内的玻璃体,可以让医生更好地观察视网膜和其他组织,剥离视网膜.上的瘢痕组织,修复裂孔、裂缝,并直接压平脱离的视网膜!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手术修复视网膜后,医生可能会提供一-些保护和恢复视力的建议,比如休息和睡觉的时候将头放在特定的位置,要求患者佩戴眼罩或使用某些眼药水。
有些类型的手术治疗会将气体注入到眼睛内。在手术后,患者需要将头放在特定的位置上,并坚持数天至数周。在眼内气体未完全吸收前,气压的变化会导致眼睛剧烈疼痛并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应该避免飞行旅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