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淑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眼睛科普知识--飞蚊症

发表者:武淑玲 人已读

很多人都说,眼前总有一些蚊子一样的东西飘来飘去。眼球转,“蚊子”也跟着转。当我们注视白色或者明亮的背景时,会更加明显,还会看到有黑影。它们长得奇形怪状,有圆形、椭圆形、点状和线状等等。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飞蚊症”。

飞蚊症是指看东西时眼前黑点飘动,感觉像蚊虫飞舞的一种症状。多是由于用眼过度、玻璃体老化或病变引起玻璃体内营养物质耗损,从而导致飞蚊症。

常见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白领和学生因为长期使用电脑或过度用眼,也早早加入了"飞蚊症"患者的大军。

日常表现:

1.眼前有黑影、有异常闪光;

2.视力减退、看东西扭曲变形;

3.眼睛发红、疼痛、畏光、流泪。

1.了解“蚊子”,要先认识玻璃体

要知道“蚊子”的由来,我们先要认识玻璃体,因为它是“蚊子”产生的根源。玻璃体是一种像果冻一样的物质,无色透明,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填充着我们的眼球,具有折射光线和固定、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2.眼前飞“蚊子”,可能是玻璃体老了

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玻璃体也会衰老,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液化,也就是将果冻脱水,肉和水各自分离出来。大家可以想象当果冻失了水,肉质就会越来越浓缩,最后变成干儿,颜色当然也不再透明,医学上称其为混浊物质。

这些或条状,或点状的混浊物质,漂浮在玻璃体腔内,它们的阴影投到视网膜上,随着眼球的活动会不断移动,看起来就变成了眼前飞舞的“小蚊子”。

3.老化不能避免,但“蚊子”不是必然出现

玻璃体从我们4岁就开始发生液化,45岁以后明显加重,高度近视的人会液化得更早,也更快。所以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玻璃体混浊,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出现飞蚊症。

这是因为,只有当混浊的玻璃体正好漂在视轴上的时候,人眼才会看到“飞蚊”。当混浊的玻璃体移动到视轴以外时,“飞蚊症”就不治而愈了,这就是“好蚊子”。

4.好蚊子”无须紧张,只需做好日常保健

●平时不要长时间地看书、看报、看电视、搓麻将等,休息时可以看看远处或做做眼保健操。

●适当多吃未精制的谷物类、鱼类食物,它们当中多含锌、硒等矿物质,能够缓解眼部疲劳。

●同时避免搬运重物、遭受外伤等,防止视网膜撕裂。

5.“坏蚊子”会造成视网膜撕裂

玻璃体后脱离是“坏蚊子”最主要的病因,那么什么是玻璃体后脱离呢?就是当眼内50%以上的玻璃体都出现了液化,整个玻璃体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向内瘪进去。

这时,玻璃体这个皮球的皮儿也变得很脆弱,甚至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会顺着裂孔流出去,流到玻璃体和视网膜之间,生生将它俩分开,形成了玻璃体后脱离。

整体而言,65岁以上的人,超过65%都有玻璃体后脱离的情况。其中一部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不少患者会突然看见环形或曲线的黑影在眼前移动,犹如蚊子在眼前飞来飞去。

更有些患者会同时看到飞蚊及闪光,这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视网膜撕裂的表现。什么是视网膜撕裂下面我们讲解。

6.眼前出现闪光感一定要及时就医

视网膜撕裂是由于玻璃体病变产生一股向前的牵拉力,从而使视网膜被撕裂出现裂孔,也称为视网膜裂孔。

眼前闪光感是视网膜裂孔的最早期症状,是因视网膜被牵拉引起视网膜产生生物电,使患者感觉到有闪光感,这个时候及时到正规的眼病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

一般玻璃体后脱离如果没有导致视网膜撕裂,可以不用处理。有5%左右的玻璃体后脱离患者会出现视网膜撕裂等并发症,视网膜裂孔必须及早治疗,把裂孔堵上,否则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一般来说,玻璃体后脱离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高度近视眼的人因为眼轴变长,玻璃体内液化成分多,也更容易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所以也建议这两类人定期检查眼底。

7.怎么区分“好蚊子”和“坏蚊子”

这两种危害截然不同的飞蚊症,自己如何初步判断?

一看数量。当“飞蚊”的数量极少,自己可以数清时,往往为生理性的“好蚊子”。数量多,难以计数时,往往为病理性的“坏蚊子”。

二看变化。“飞蚊”的数量长时间稳定不变时,往往为生理性的“好蚊子”。一旦发现数量突然增加,同时伴有眼前闪光感时,有可能是出现了视网膜裂孔。

8.不飞的“蚊子”可能预示着白内障

还有的老年人反映,自己眼睛里也出现黑影,但它不飞动,而是固定在某个点上。这是飞蚊症吗?对于这种固定不动的朦胧黑影,如果在阳光、灯光下黑影更为明显,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另外眼底视网膜前有小的出血点,也会让眼前出现固定的黑影,这种症状是需要及时处理的。

如果感觉眼睛有不舒适的症状,请及时到正规的眼病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