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航 三甲
李航 康复师
北医三院 康复医学中心

动感单车动作解析(中)

4864人已读

20160524093400_1991.jpg

充分的前期准备:单车各部位的调试、各把位选择,以及很重要的warm up(热身)后,我们就要开始进入课堂的高潮了。动感单车实际是以模拟户外骑行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不会有太多花样的动作。如平路的骑行:包括小路的休闲骑、竞速等;爬坡的骑行:包括坐位爬坡、站位爬坡或是两者交替进行;山地越野的骑行(需要上肢参与并要有一定的力量基础):起伏路等等。这么多的方式,需要的是全身肌肉、关节的联动,需要强调的是,全身的联动不代表全身都要晃起来,核心部位(一般认为在腰腹及髋关节周围) 尽量保持稳定,就像如图的职业车手,核心部位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晃动,虽然

viewfile.jpg

车子已经发生很大的倾斜,但车手的重心仍然保持在原来位置,重心大部分时间是在上下浮动。当然,有人就会说了,室内单车是固定在那里的,又不能像职业自行车那样摇起来,自然就要靠晃动身子,才能让车子快速的动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健身房大多数人的运动基础并没有那么高,相应的肌肉力量基础差异较大,过多的关节运动只能会对整体运动模式的稳定进行破坏,造成部分关节压力过大,长期如此,整体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像在单车课上经常能看到的画面:在劲爆的音乐围绕下,有如到了夜店一般,个别同学像是服用了某种药丸,在车上摇头摆尾,不能自已,这样不光活跃了气氛,并达到了发泄的效果!更有甚者,单侧手持把做一些侧身转体的“高难度”动作,殊不知,长期下去,整个人的重心也会偏向一侧,例如会出现我们常说的“脊柱侧弯”、“骨盆旋转或侧倾”等问题。好了,估计再说下去,很多人肯定会拒绝这项运动了...其实单车并没有错,问题是应如何合理的去发挥它的功能,也就是将大部分应力由关节转换到肌肉上。咱们接下来就探讨探讨一些基本的单车姿势:

1.坐位骑行(平路、爬坡)

在此要重点强调一下踩踏以及提拉脚踏的行程及位置。图中所示为专业自行车手的运动鞋及专业自行车的自锁锁踏,踩踏点为固定的,所以不需强调,而大部分健身人群所用的设备为普通的平踏,也就是咱们最常见的“脚蹬子”。健身房单车的脚踏上往往会有固定脚的保护套,但大部分是偏大的。众所周知,每个人脚的大小不一,因此不建议将脚尖顶向保护套的最前边。经常骑车的朋友肯定会了解,要用前脚掌最宽的地方接触脚踏,也就是大脚趾与脚掌连接的关节处,不难看出,此位置基本就是在专业锁鞋锁片所在位置,即蹬踏发力的位置。

以上为坐位骑行的基本姿势,在蹬踏、提拉过程中并未出现过多的晃动,从正面观,会出现小幅度的沉肩动作,这也是课上一直强调的双侧肩膀应放松,自然出现的协调动作。

图片10坐爬踏角度.JPG

坐骑时向下蹬踏的位置及角度

图片11坐爬提角度.JPG

向上提拉的位置及角度

2.站位骑行及站立爬坡

说到站位骑行及爬坡,难度相比坐位可是提升了一大截。众所周知,我们 平时骑自行车基本是以坐着为主,很少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站着骑车。前面提到过,室内单车是模拟户外公路自行车而衍生的运动,经常看公路车比赛的朋友就不会有太多疑问了,当然是在普通自行车之上了,也就不难会有不同的骑行方式了。回到室内单车,站位时,最常见到的问题就是重心把握不好,致使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就会出现疲劳的现象。那么,我们应如何自然的由坐位过渡到站位并持续更长时间呢(无论阻力大小)?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重心的位置。其实,重心的位置并没有变,只是向上移动了一些,位置仍在我们身体的核心部位(后面会公布)。同样,双侧肩部应尽量放松,力量由核心部位发出,也就是由近端向远端发出,向职业运动员一样稳定,不应有多余的晃动。

和坐位时的表现相近,会出现随意的沉肩动作

图片14站爬错误1.JPG

常见问题1:身体重心过度靠前,上肢压力过大,长时间会造成肩胛带甚至颈部周围出现问题

图片15站爬错误2.JPG

常见为题2:重心过于靠下,活动时下肢关节未伸展开,加大了关节压力及磨损

图片16站爬错误3.JPG

常见问题3:上肢及肩部未得到良好的放松,已造成上臂及肩胛周围肌群过早疲劳

图片17站爬错误4.JPG

常见问题4:过度晃动头部及躯干,骑行时大部分时间应保持脊柱、骨盆不发生扭转和侧偏

图片18站爬手放松.JPG

当然,放松的还有手指、手掌,不需紧握,除非遇到危险时

图片19站爬臀部位置.JPG

站位时较为舒适的姿势及重心的位置,运动中,重心是上下起伏,并非左右晃动,可以看到,在重心下降过程中,臀部可以轻轻触及坐垫

图片20站骑放松调整.JPG

运动过程中可适当穿插脊柱及各关节的伸展,以带来更好的运动表现

良好的骑行习惯,合适的运动姿势,不光可以带来身心的愉悦,更能够延长自身的运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好,这期就简单介绍这些,下期会有更重要的东西哦!

李航
李航 康复师
北医三院 康复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