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于涛 三甲
于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不良?别给自己戴错了帽子

6608人已读

广大吃瓜群众对消化不良几乎耳熟能详,即使是路人甲似乎也能诊断自己是否“消化不良”。那么什么是消化不良呢?除了消化不良,去医院看病,医生经常也会更详细的写下诊断名称——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器质性消化不良,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timg (22).jpeg

从专业角度来说,消化不良并非一顶随意可戴的“帽子”,而是有着明确界定的医学术语,有严格的定义,诊断消化不良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消化不良主要包括4种症状,即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消化不良作为一组症候群,见诸于多种疾病。也就是说,引起消化不良的因素有很多,总体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因此,即便是同为消化不良患者,但预后可能因为所致疾病的不同而完全迥异。不仅如此,

器质性消化不良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疾病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既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来自胃肠道的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肿瘤等,或来自肝胆胰的疾病,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胆石症及慢性胆囊炎等;又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而在使用一些药物,比如部分降压药、抗生素时都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如上述所见,器质性消化不良既可能是良性疾病所致,也可能是恶性疾病所致。因此,发生消化不良,尤其在症状明显、持续,甚至逐渐加重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寻找病因,以免延误诊治时间。

消化不良是上消化道的常见症状群,因而胃镜常作为消化不良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胃镜检查普及,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消化性溃疡及胃食管肿瘤的患病率较高,因此,胃镜检查对于鉴别器质性消化不良有非常大的帮助。

20160912175219_1951.png

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办?

功能性消化不良,顾名思义,即血生化和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来解释的消化不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致使餐后胃内食物分布、排空异常,引起餐后饱胀、早饱等。研究表明,约有40%的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

2.内脏高敏感性:患者对胃扩张刺激产生不适感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因此患者餐后出现的上腹饱胀或疼痛,也可因此出现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但明显的体重下降应及时就诊排除器质性问题。

3.胃酸过多:刺激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患者产生酸相关性症状,如空腹时上腹部不适、烧灼感、上腹疼痛,而进食后减轻。

4.精神心理障碍及脑-肠轴调节异常: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有关。而脑-肠轴调节异常介导了精神心理障碍对消化道的影响。因此,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5.幽门螺杆菌感染:最新的罗马Ⅳ诊断标准中已经明确说明需要重视幽门螺杆菌与消化不良的关系。我国作为幽门螺杆菌高流行地区,更加需要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timg (29).jpeg

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该如何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需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复合消化酶、 抑酸药(主要是PPI和H2受体拮抗剂)、胃肠动力调节剂等,部分患者还需要同时使用精神心理治疗药物减轻消化不良的症状。

同时,发生了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寻找可能存在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应该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因素。跟胃肠相关的消化道疾病,治疗的时候往往一半靠药物,一半靠“养”。不同食物、进食方式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有研究提示某些食物或食物添加剂能够导致或加重症状,如过多的粗粮、高脂饮食、刺激或辛辣食物、甜食、碳酸饮料、酒、浓茶和咖啡等。有的食物则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如粥、面条、面包、酸奶、蜂蜜、苹果等。不规律进餐和快速进餐也是引发患者产生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不吃早餐、多餐、吃夜宵、食用辛辣甜食和产气食物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规律、科学的饮食习惯就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当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吃瓜群众切忌自我诊断,给自己乱扣“消化不良”的帽子,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就诊,在医院各种体检设施的帮助下,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之后,再根据医生的意见,寻求正确的防治措施。

timg (31).jpg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中华消化杂志.2016;36:217-22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20):9-11.

3.陈鑫, 王邦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规范诊断.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587-589.

于涛
于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