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江超武 人已读
外耳道、中耳胆脂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肿瘤”,但实际上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一种由上皮碎屑组成的囊性结构,某种意义上讲常常与炎症有关。胆脂瘤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外耳道胆脂瘤和中耳胆脂瘤。
先天性胆脂瘤患者,鼓膜可以正常,因此早期不易被发现,常常在听力下降或面瘫时才到医院检查确诊。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最常见,患者儿童时期往往有咽鼓管长期阻塞的病史,由于中耳上鼓室负压形成,最后导致鼓膜松弛部袋状内陷,脱落的上皮在内陷囊袋内逐渐聚集,最终形成胆脂瘤,这种类型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部分可有耳流脓和听力下降的病史,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完全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后天继发性胆脂瘤常发生在鼓膜边缘性穿孔的患者,由于外耳道上皮沿穿孔缘长入鼓室所致,患者出现症状早,常表现为耳流脓和听力下降,另外耳部外伤及手术也可发生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是指外耳道内有白色胆脂瘤样物堵塞。其病因不明,可能与上皮脱屑皮肤清洁功能下降有关,由于其可破坏骨质,并引起炎症,所以有一定危险性,严重时可造成面瘫或侵犯中耳导致中耳胆脂瘤。
外耳道、中耳胆脂瘤虽然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其具有逐渐生长、不断破坏周围骨质及解剖结构、残留与复发而表现出肿瘤类似的特征,严重时可引起某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面瘫、迷路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 因此胆脂瘤的治疗原则是一经发现尽早手术,彻底清除病变、防止并发症,必要时重建听力。
本文系江超武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江超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