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血管减压 ▏距离让生命更美妙
再好的闺蜜也会有各自的小秘密,再亲密的恋人也会留有彼此的生活空间。当距离不再成为理由,频繁的激情碰撞势必会擦出异样的火花,我们面部的血管与神经就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往日他们相敬如宾,当困境使得他们不期而遇时,彼此的相拥相簇不会产生爱的结晶,而是让对方更加躁动不安,随之而来的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等不适表现会给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如何去缓解它们碰撞产生的不适,让生活有所期待?
1967年,美国Jennatta教授首次提出微血管减压术(MVD),在治疗面肌痉挛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随着术中监测设备的升级与临床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创伤小、见效快”的MVD术当下受到诸多病友的青睐。在认可其疗效的前提下,大家也很好奇它的作用机理,下面就带你去认识它。
七步带你走进MVD的世界
①备皮:不需要全部剃头,只需剔除手术区域周围(耳朵后直径约15公分的圆形)的头发,以便暴露手术视野
②定位切口:耳后枕骨部位切一小长形开口,一般倾向于横向切口(横向切口更小,约4厘米;竖向切口会涉及到更多周边的肌肉,切口会长些),耳后切口优点在于术后头发会遮住切口部位,一般看不到疤痕
③取骨瓣:将耳后皮肤切开,分离肌肉、血管等组织,暴露枕骨。借助磨钻在枕骨上开几个小口后,用手术刀将此处的枕骨切下一小块(约1¥硬币大小般骨瓣),就能接触到神经和周围的肇事血管。
④找准神经和肇事血管:颅内穿行的神经有12对,对称分布,每对神经都有其独特的走行方式,想要找出对应神经和肇事血管,不仅依靠术前充分的影像检查,还需考验医生的手术经验与技巧。
⑤特殊垫片分开血管与神经:由于神经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仅仅是用手术器械将其挑起来,当器械拿开时,神经就会回弹到原有位置,患者的症状依旧无法缓解,很容易复发。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减震材料将二者分开,隔开后血管的搏动就不会直接刺激神经,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特氟龙(Teflon)垫片:又称海绵垫,具有如下作用:
Ⅰ、减震缓冲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血管搏动对神经的刺激;
Ⅱ、不易被吸收、不易出现移位,植入后可一直发挥作用,有效防止复发;
Ⅲ、一般需放置1-3个垫片,因海绵垫本身非常柔软,无需担心压迫血管与神经。
⑥术中电生理检测仪即时测效:神经电生理检测仪能够更加直接、即时的反映出手术是否有效(如放置垫片位置不当或不够精准,异常波形就不会消失,因此不用等患者苏醒后再判断手术效果)。
⑦复位骨瓣:将分离的骨瓣放回原来的位置,并用骨夹将骨瓣和枕骨连接起来,为了保证颅骨的完整性,骨夹需一直固定于此,最后缝合切口。
看完之后或许你会说:“哦,原来如何简单,就是用个棉垫垫一下而已”。切莫大意,医疗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凡是手术都有风险,越是看起来简单的手术越是不能丝毫松懈。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精准的术中监测应用及娴熟的手术技术与经验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创伤,提高手术疗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