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思渝
林思渝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线上诊疗科

脑瘫典型案例

5939人已读

姓名:包某

地区:四川省甘孜州人

性别:男

年龄:12岁

入院诊断:痉挛型、双下肢瘫

病因:生产时窒息缺氧引起的脑瘫,双下肢发育迟缓畸形伴不能行走已达12年。

查体:该患儿智力正常,言语清晰,查体合作,双上肢无明显异常,双股四头肌肌张力III级,肌力3级;右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张力IV级,呈强直状态;左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张力III级;右踝背伸肌力1级,跖屈肌力2级;左踝背伸肌力1+级,跖屈肌力2级;右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受限;股内收肌角45°;站立平衡2级;可扶走,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右侧为重,双足跟腱挛缩,下蹲时左足跟离地6cm,右足跟离地8cm。

治疗:因患儿双下肢畸形较重,且跟腱挛缩严重,双下肢肌张力较高,故由八一脑瘫康复中心孙成彦教授制定治疗方案:1.先行“跟腱延长术”及“内收肌部分切断术”为该脑瘫患儿打下康复的基础;2.进行长时间康复训练增加肌力以及改善关节活动度,并适当的降低肌张力;3.再进行脑瘫手术评估,行“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降低双下肢肌张力;4.行“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改善脑瘫患儿双下肢畸形情况;5.最后再次进行康复治疗,重新建立正常人体的运动模式。

故该脑瘫患儿的治疗方案为:跟腱延长术及内收肌部分切断术+康复训练+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康复训练共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完成后,该脑瘫患儿的双足跟腱挛缩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下蹲时左足跟离地3cm,下蹲时右足跟离地4cm,,股内收肌角100°。

第二阶段,我们为该患儿设计康复治疗方案为:脑瘫肢体综合训练,运动疗法,站立训练,以及降张的电疗,并教会患者家属做牵拉训练及肌力训练……直到2013年3月,在康复医师、治疗师及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双股四头肌肌张力I+级,肌力4级,右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张力II级,左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张力I+级;右踝背伸肌力3级,跖屈肌力3级,左踝背伸肌力3级,跖屈肌力3级,右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15°,股内收肌角110°;站立平衡3级,可穿戴矫形鞋时独自短距离行走,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右侧为重,双足跟腱挛缩,下蹲时左足跟离地2cm,右足跟离地3cm。

第三阶段:通过术前评估,该脑瘫患儿于2013年4月行“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第四阶段:在“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后半月,术口愈合,进行“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术后双下肢石膏外固定,床旁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第五阶段:2013年5月末该患儿双下肢外固定石膏拆除,双下肢无明显畸形,进行简单的功能适应性恢复之后,可独自短距离行走。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

我对该脑瘫患儿功能恢复能够这么好的效果的原因,归结为3点:脑瘫手术+脑瘫康复+家属配合,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属的配合和坚持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有脑瘫患儿的家庭来说,能否做到配合手术及康复医生、治疗师的工作,是脑瘫患儿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的关键。

林思渝
林思渝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