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单孟俊 三甲
单孟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肿瘤科

关于煎药

2867人已读

很多患者第一次煎药不知道怎么煎。其实这也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不同的中药煎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在这里介绍下常用的方法。

先介绍下古人怎么煎。拿《伤寒论》中“桂枝汤”为例,煎煮方法是:㕮咀(用牙齿嚼烂),以水七升(东汉时一升为现在的200毫升,一共约1400毫升),微火煮取三升(小火熬成约600毫升的量),去滓(把药渣过滤掉),适寒温(等到温度合适,不冷也不烫),服一升(喝200毫升)。然后呢,如果喝了“一升”还不好,再继续喝第二升、第三升,一剂喝完都没好,喝第二剂、第三剂。。。。。。

好了,那么我们来看现在怎么煎。

首先选用适当的工具:砂锅为首选,陶瓷的也可以,但不要用金属的,不锈钢的、铁的、铜的等等,都不行,搞不好和里面的中药起化学反应了,而且铁啊、铜啊等金属本来就可以入药的,会干扰药性。如果砂锅、陶瓷锅都没有,玻璃的也可以,我就经常拿玻璃锅煮治疗感冒的中药。

其次是加热方式,可以用火煮,最原始的方式。但你得旁边看着,不然容易煎干,糊了就没用了。所以还可以用电药壶,自己会断电,比较方便,但火力比较小,即使用武火也会煎很长时间。

接下去就是放水的量和煮好的量了。上面古人用差不多7小碗水(一碗200毫升的量),用小火煮成了3小碗的量,然后分三顿吃。这个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比较好操作。但若是要比较贵重,煎一次怕浪费,那就煎两次。第一次三碗水煎成一碗的样子,然后把药汁倒出,再放三碗冷水,再煎成一碗,然后两次的药汁混合后(两次的药汁浓度不一样,混匀),分两次喝。

有朋友要问了,中药煎煮前要不要浸泡?浸泡是为了让药的成分更好地煎出来,所以如果有时间,浸泡个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煎,再多也没必要了。有人跟我说他是浸过夜再煎的——冬天没问题,夏天,尤其是像这几天的温度,过夜怕是要馊掉。。。。。

最后,中药里面有先煎、后下的药。先煎的药一般或有毒性,需要久煎以去毒,或是比较厚实,如金石甲壳类的药,时间短煎不出来,那么可以其他的药先浸泡着,这类药先煎个半个小时,然后再把其他的药放进去一起煎。后下的药则是煎的时间长或是挥发掉了,或是分解掉了,所以煎5-10分钟即可,可以放在中药的最后阶段煎。另外,治疗感冒的药,一般煎煮时间不能太长,像荆芥、连翘、薄荷、金银花之类的,香喷喷的,煎个十来分钟就好了,甚至打碎了用开水泡就行,不然时间一长,都挥发掉了;如果是滋补类的药,则煮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如果还有问题,那就直接问单医生吧!单医生微信号:dmgysmj。

本文系单孟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单孟俊
单孟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