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耳鸣
耳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五官科,急诊科
迷路震荡,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潜水性内耳损伤,梅尼埃病,鼻咽血管纤维瘤,咽部脊索瘤,爆震性耳聋,噪声性耳聋,鼓膜外伤
耳鸣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也是听分析器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耳鸣多属噪音
有间歇性
也有持续性
有单一频率窄带噪音或白噪音等多种表现
耳鸣原因很多
常为某些疾病特别是重听的伴随症状
耳鸣一般可分为中枢性及周围性两大类
周围性耳鸣根据是否被别人听见分为主观性或非搏动性耳鸣和客观性或搏动性耳鸣
前者多见
后者少见
耳鸣又可根据其特征分为持续性耳鸣与节律性耳鸣
持续性耳鸣可有单一频率或多频率声调的混合
多为主观性耳鸣
节律性耳鸣多与血管跳动一致
偶尔与呼吸一致
耳鸣的频率较低
如为肌肉收缩引起
则耳鸣的频率较高
节律性耳鸣
多为客观性耳鸣
外界声音传进人耳最终达到听觉中枢大皮质所感知
有赖于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中耳传音结构的阻抗匹配作用;二是内耳听觉感受器将声能转变成神经冲动;三是从耳蜗神经核经脑干至领叶听皮层的神经传导畅通
这三个环节的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均可产生耳鸣
从原因和解剖上
可将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两大类
一主观性耳鸣
主观性耳鸣系指在无声源的条件下仅患者本人能听到耳鸣声
检查者听不到
又称自觉性耳鸣或非搏动性耳鸣
(一)器质性因素
1.外耳道阻塞病变 中耳急慢性炎症
镫骨固定等
耳鸣多呈低调
与耳聋程度不一致
2.内耳感受器病变和听神经损害 听毛细胞受刺激而引发异常的听觉信号可能是产生耳鸣的最主要的原因毛细胞的激惹状态(去极化)可因短暂的缺氧而诱发
出现早期或一过性耳鸣
如毛细胞变性以及听纤毛与盖膜接触不良
则可出现持久
性耳鸣
如为局限性毛细胞损伤
耳鸣的性质接近于纯音
耳蜗神经纤维如受到机械性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而引发异常的神经脉冲
引起节律性耳鸣
在正常情况下耳蜗的传出通路具有调节神经传导的作用
该束的任何障碍亦可引起耳鸣
常见于脑干的缺血性疾病
(二)到神经反射因素
1.鼓室神经丛反射 由于鼓室神经丛属于中枢神经丛通过舌咽神经
三叉神经及颈动脉交感神经纤维的联系
接受兴奋刺激后向中枢额上回传导
形成耳鸣
2.内脏慢性病眼 内听动脉的血管运动神经纤维来自颈下神经节与第一神经节融合为星状神经节通过迷走神经与腹部脏器发生联系
因此内脏产生神经冲动
可引起内耳血管痉挛性收缩或扩张
改变内耳的血液供应
引起耳鸣
3.神经精神因素 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耳鸣产生的机理尚不太清楚
二客观性耳鸣
客观性耳鸣即振动性耳鸣或颤动性耳鸣外在性耳鸣
是在耳附近有声源
如肌肉痉挛
血管收缩等所引起
此类耳鸣有真正的声音存在
具有声波能量
而不是声音的感觉
故能用仪器检查和记录
腭肌阵挛引起的耳咽管软骨节律性开放
发生咋喀声是客观性耳鸣的症状之一
颗颌关节弹响
亦可成为客观性耳鸣的原因
一主观性耳鸣
(一)耳部疾病
1.迷路血循环障碍
2.耳毒性药物中毒
3.美尼埃病
4.急性中耳炎
5.慢性中耳炎
6.耳硬化症
7.老年性聋
8.听神经瘤
(二)全身性疾病
1.高血压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二客观性耳鸣
(一)血管性
(二)肌肉收缩性
一病 史
详细询问以往耳部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史如使用耳毒性药物史
伤史
中耳炎史等皆对耳鸣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另外
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年龄和性别
小儿发病少青春期发病率高
30岁以后少
老年人又高
很显然老年人发病率高是与动脉硬化和神经退变有关
侧别和性别无大差异
(二)起病方式
发病急骤者在传导系统中以咽鼓管阻塞
急性中耳炎等多见;在感音系统中以外伤
中毒
爆震
美尼埃病多见
起病缓慢者
多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三)耳鸣音色
一般低音调耳鸣多为传音系统病变
高音调耳鸣
多在迷路
听神经
中枢病变时发生
但有时也有相反的现象
(四)耳鸣的持续性和间歇性
持续性耳鸣一般发生在感音神经部分间歇性多为传音性
二检 查
耳鸣多为一种主观感觉难以检测
但可以用纯音听力计进行频率匹配及响度平衡的方法测出耳鸣的强度和频率
客观性耳鸣可用助听器或听诊器检查若怀疑有腭肌阵挛者
可利用肌电图检查
将电极放人肌肉内
记肌肉活动时电位改变与耳鸣的关系
X线血管造影有助诊断血管畸形
动静脉屡
血管分布等
颈椎x线片可检查有无骨质增生压迫血管
X线断层片
CT头颅扫描以除外颅内病变
一主观性耳鸣
(一)外耳道疾病
主要是耵聍栓塞外耳道表皮栓塞症
外耳道胆脂瘤
当洗澡
当洗头受水浸湿后
突然引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
(二)中耳疾病
1.卡他性中耳炎 常有低音调不规则的耳鸣
咽鼓管吹张后耳鸣可消失
但易复发
2.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后遗症 低音调耳鸣很顽固
治疗困难
3.耳硬化症 低音调耳鸣常由于不适当的吹张治疗
月经
疲劳而加重
(三)内耳病和听神经损伤
1.迷路血循环障碍 此系主观性耳鸣中最重的原因耳鸣为高音调或汽笛声
蝉鸣声
起病突然
可能是由于变态反应
内分泌
贫血等引起的迷路贫血或充血
强度变化大
时强时弱
时有时无
也有为持续性
2.耳毒性药物中毒 所有耳毒性药物都可引起耳鸣耳鸣常出现在耳聋之前
可先一耳发病
逐渐发展成双耳
耳鸣为高音调
约半数患者有头鸣
急性中毒者停药后耳鸣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慢性中毒者停药后也不消失
3.美尼埃病 多引起低调吹风样耳鸣常发生在眩晕发作之前
或与耳聋
眩晕同时出现
在疾病的缓解期
耳鸣可以消失或减轻
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转为持久性高音调耳鸣
4.老年性聋 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为双侧性
高音调耳鸣
耳鸣常常是耳聋的先兆
5.听神经瘤 耳鸣的特点为单侧性高音调如蝉鸣或汽笛声
初期为间歇性
逐渐转为持续性
常同时伴有其他脑神经症状
如头痛
面部麻木等
内听道X线拍片
CT内听道扫描
脑于电反应测听检查可确诊
(四)全身性疾病
1.高血压 耳鸣多为双侧性常与脉搏的节律一致
除耳鸣之外
还可以有头痛
头晕等高血压症状
听力检查正常
服降血压药后耳鸣可减轻或消失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常见于女性青春期或更年期耳鸣多变
有时高音调
有时低音调
有单耳有双耳交替
有时持续性
有时间断性
另有头晕
失眠多梦等全身症状
二客观性耳鸣
(一)血管性耳鸣
常见于颈静脉球瘤颈动脉系统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瘘等
这种耳鸣的特点是频率常与心跳或脉搏同步
可以用听诊器听到响声
用力压迫相应血管时耳鸣可以减轻或消失
(二)肌肉收缩性耳鸣
常因腭帆张肌腭帆提肌
鼓膜肌
镫骨肌的阵挛性收缩而引起的“卡塔’声
此种响声检查者的耳廓贴近患者的耳部即可听到
噪声性损害的预防:
• 降低或控制噪声源即将其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 85dB )之内
• 阻隔噪声的传播 , 用吸声材料 , 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 预防性治疗 , 服用维生素 B C 以及铁
锌等微量元素 , 有一定预防作用
预防耳毒性药物中毒:
• 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杜绝滥用
绝不多用
• 避免联合应用 2 种以上耳毒性药物
• 预防性治疗如同时服用泛酸钙
维生素 B 族
用药期间加强听觉监控如有中毒迹象
立即停药
本文是韩鹰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