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的隐情
炎热七月中的一天,诊室来了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左眼红肿疼痛1周就诊。当时,可见左侧眼睑红肿严重,已无法睁眼,眼部疼痛(分不清是眼球还是眼睑)。曾在眼科就诊,诊断为“结膜炎”,并给予了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疼痛剧烈累及左侧头部,患者希望能配合中医治疗。看到红肿如桃的眼睑、充血的结膜、痛苦的表情,与印象中的结膜炎不太一样。难道红肿、疼痛另有原因?仔细查看患者红肿的上下眼睑,眼内眦周边几个小红疹隐约可见。马上建议患者看皮科,患者不解地问:我眼睛红肿疼痛,眼科都已经诊断为结膜炎了,只是想配合中医治疗,你为什么把我推到皮科?而且,皮科早已经没有号了,你就给我开些中药吧。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向患者说明我的想法以及漏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联系皮科同事给患者加号(感谢皮科同事的鼎力支持)。半小时之后,患者再次来到诊室,连声道谢。皮科诊断:带状疱疹。
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患者。患者说近2个月来,右乳外侧胀痛放射至背部,抬臂时加重,夜间时常痛醒,影响睡眠;还有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4~5日一次等症状。近期,因家人手术,照顾病人,劳累、心情不好。有糖尿病史13年,坚持治疗中,自测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患者曾在乳腺外科就诊,已除外乳腺因素导致疼痛的可能。
作为中医,根据上述病史资料,结合有情志因素、肝经分布的部位疼痛,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阻络。给与舒肝解郁,理气活血止痛的处方,此次就诊似乎就可以结束了。
行医多年,见过许多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阻络导致乳房及胁肋部疼痛的病人,但夜间痛醒的却比较少见。写好处方的一瞬间,再一次审视病历:疼痛、夜间亦有发作,老年患者、有糖尿病史、近期劳累,心情不好。这些病史资料的交集,似乎不象是一般肝郁气滞,血瘀阻络那么简单,“会不会是另有原因” ?随即问患者:疼痛的部位及周围长过疱疹吗?患者好像对这样的问题并不陌生,回答说:你是不是怀疑我得的是带状疱疹?不可能,痛了2月,我在许多医院看过,也有医生怀疑我是带状疱疹,检查过几次,都没有发现疱疹。我不甘心,继续追问:最近一周检查过吗?她说:没有。让患者撩起上衣,右乳外侧、近腋窝处几个暗红色成簇样皮疹映入眼帘,马上建议患者去皮科就诊。2小时之后,患者又来到诊室说:皮科确诊断为带状疱疹。可以看出,患者为持续2月的疼痛有了明确诊断而感到高兴。
上述两个病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医生久了,经历的多了,胆量却似乎小了。想当年“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的豪情早已被岁月消磨殆尽。慕名而来的病人虽然逐渐增多,但临证的时候却变得犹豫、缓慢起来。经常在四诊之后,要停顿片刻,生怕有什么疏漏;处方之后,也总是再看一眼病历,问自己:理法方药是否相符?正是这样的犹豫,有时真的发现了新的问题,做出了诊治修正。上述两个病例,已经发现了问题,内心中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龙、蛇串疮)的诊断倾向是清晰的。但身处国内最好的综合医院,有强大的专业科室做后盾,希望能得到支持、避免误诊。选择中西医结合诊治,既是患者的需求,也是时代的特征吧!
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关于健康的理想只在科学上有吸引力,真正有趣的是疾病,那是个性的一部分。”
健康与疾病的博弈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不幸的是,疾病常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它的个性;幸运的是,医生对任何疾病的个性都充满了好奇心。
本文是张晓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