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胸痛就是检查不出来?
作者:蔡飞跃医生
来源:“全科蔡飞跃”(ID:hkuszh-fmcfy)
62岁的刘梅(化名)最近来门诊找到我,她说自己遇到了一件怪事。
2年了,刘梅的胸痛越来越难受,她很害怕自己随时会突发心梗。可是,很多医生看过后却说她的心脏根本没问题。她为此焦头烂额……
01、刘梅2年前退休时做了一次体检,发现心脏有1条血管堵塞了85%,医生建议介入治疗,刘梅想都没想就签字同意了。医生在她的血管里放了1个进口的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
她以为事情就这么简单地过去了。
然而,20多天后,“意外”发生了!
她开始感到胸痛、胸闷。
放支架前,她从来没有过这种症状,怎么放了支架后反而会这样?!
她越想越紧张,拼命上网查资料,却没有找到答案。她心想:是不是又有别的血管堵塞了……
她又跑去各大医院看心脏专科,问了很多专家,做了很多检查,医生们的结论都基本一样:心脏、血管都没有问题!
那胸闷、胸痛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02、刘梅有10年糖尿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每天服用降糖药、降压药,血糖、血压都控制得很好。她能清楚地说出药名、剂量和服用时间,可见是一个十分用心做健康管理的人。
我给她做了体格检查,查阅了她带的病历、报告等资料,确实没有发现血管堵塞的证据。接着,我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她说,担心心脏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哪里有病查不出来。
我明确地告诉她,从你的病症和检查资料来看,你的心脏结构、功能都很好,完全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且给你看过病的心脏专科医生也都这么认为。
“为什么我以前没有胸闷,放支架后反而有了呢?他们都说不可能。”
“我完全相信你的感受。”我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
听了这句话后,刘梅一下子有点双眼汪汪。她说:“我家里的人,甚至有的医生都说放了支架不可能这样,还以为我在装病……”
有时候,遇到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03、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问题呢?刘梅的痛苦到底来自哪里?
我们全科医生经常面对这样的病人,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呢?
刘梅带来的CT、血管造影等资料可以证实她的心脏结构、功能没有异常,从解剖学来说,不应该出现胸痛、胸闷。
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回顾刘梅的生病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体检发现心脏血管堵塞,到放支架的前前后后一段时间里,她一直很恐惧、很焦虑、很担心。
但大家的目光只是盯着她那条堵塞的血管,以为将血管打通就万事大吉了。几乎没有人关心过她的感受、她的恐惧……
她发现自己有冠心病后,就不断上网查资料,自己给自己“看病”。但网上的说法五花八门,她越看得多,心就越乱。久而久之,她开始焦虑、烦躁不安,并且不自觉地与网上说的胸闷症状作对比,潜移默化下,她自己也出现了胸痛、胸闷…….
她不是心脏出了问题,而是“心”出了问题。
她的胸闷,来自她的心结!
04、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可以说,目前中国的专科医学水平不亚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最近很多新闻都在说中国看病比国外方便得多、便宜得多,比如李冰冰在澳大利亚高烧16天,只好回国求医。那为什么还会有很多病人不满意?甚至不少人怀疑医生的专业水平呢?
个中缘由很多很多,但是,病人没有得到有效的照顾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内地目前的医疗环境中,太多的非医学因素(你懂的)使医生偏重于器官、组织的治疗,药物的使用,忽略了病人的想法、期望和就医体验。
随着老百姓收入增加,医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看病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的不只是检查、吃药,更希望医生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希望医生倾听他们的看法,解除他们内心的焦虑,不但治疗他们器官的疼痛,也治疗心理上的“疼痛”。
总之,我们要将“病”与“病人”结合在一起思考,我们不但要治病,还要救人。
病是冷冰冰、残酷无情的……
而病人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需要关怀、需要安慰、需要支持……
05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与刘阿姨进行了充分的交谈。我发现她是一个比较敏感、追求完美的人,在她的人生字典里容不下“不明不白”,她喜欢较真,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结合医学专业,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一回答了她的各种问题。
最后,我给她制定了一个疾病管理清单:
1. 继续服用降糖降压药物,服药方法和时间和以前一样;
2. 饮食控制不用太严格,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都可以吃,但是不要过量”;
3. 不要刻意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做家务、散步不会影响心脏;
4. 相信自己的心脏;
5. 情绪稳定,保持开心、愉快。
我没有给她开药,原因有三:
1. 她以前开的药已经足够,不需要额外增加;
2. 照顾、关心永远是一剂良药;
3. 医生就是最好的药!
临走前,刘梅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她微笑着告诉我,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了,胸口也没那么闷了。
我再次叮嘱她:“如果不舒服,请及时看医生,不要自己胡思乱想。”
“记住,医生才是最好的药物!”(本文作者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蔡飞跃医生,原标题:放支架后,她反而胸痛了2年!是心痛,还是“心”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