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京哲
副主任医师
吉林省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外科
拨开幽门螺旋杆菌神秘的面纱
2382人已读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shall首次从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自此,它成为基础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Hp是世界上常见的感染性病原,在全球约有一半的人胃肠道感染有Hp。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有严重的致病性,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等胃肠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越能有效的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目前,治疗Hp感染的方法主要为三联治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同时加用铋剂(果胶铋等)。不同国家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存在差异,在我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率为40%~90%,它对甲硝唑及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故耐药可换用其他头孢类药物。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无HP复发。医学家们认为,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月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应当进行全民普查,至少应该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并对感染者进行杀菌治疗,这样有望控制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有许多方法,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有些是无创伤的。目前胃幽门螺杆菌主要检测方法是碳13呼气试验:
碳13呼气试验:检测须在空腹状态或者餐后两小时后进行,患者近一月内未服用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Hp敏感药物,否则会造成检测结果假阴性。碳13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医学试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是最新、快速、无痛苦而且无辐射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不需要做胃镜,只需轻松呼气,测定呼气成分,立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准确度高达97%。
由于根治幽门螺旋杆菌要结合抑制胃酸治疗,理论上讲应该是不吃或少吃任何刺激胃酸分泌东西,例如:忌暴饮暴食、生冷硬辣食物,少食多餐,适量吃水果,增加运动量,多休息
本文是严京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