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手术治疗进展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例
陈磊,吴海波,丁圣豪,高国一,包映晖,梁玉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thalamic hemorrhage ruptured into ventricles: a case report CHEN Lei, WU Hai-bo, DING Sheng-hao, GAO Guo-yi, BAO Ying-hui, LIANG Yu-m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Key words】 Thalamic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Ventricular hemorrhage
丘脑出血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10%~15%,传统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方法因残、死率高而备受争议[1.2]。我科采用小骨窗辅助脑室外引流微创手术方法,治疗1例进展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1岁,瑞典人,因“突发神志不清1h”于2009年6月18日入外院检查,发病后1h头颅CT扫描见左侧丘脑出血破入左侧侧脑室(图1)。2h后患者转诊入住我科ICU。入院时体检: 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7分。双侧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应迟钝,颈部稍硬,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张力稍高,右侧Babinski征阳性。凝血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给予止血、控制血压和对症支持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入院后6h,患者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给予复查头颅CT扫描,见左侧丘脑出血明显增大并破入全脑室系统,中线结构右偏5mm,环池欠清,伴对侧脑室扩大。
术前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后,立即全麻下手术。先行右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内ICP探头植入术,但未开放引流。再取左额弧形切口、小骨窗(直径约4cm)开颅,清除部分丘脑血肿后留置血肿腔引流管,骨瓣复位固定。术后开放脑室外引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维持在10~20mmHg之间,未给予其他任何降低ICP的治疗;同时给予预防感染、维持水电平衡和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术后第1d,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60%,无新的出血灶。术后第3d脑室内给予尿激酶25u(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脑室内并关闭外引流管3h)1次,随后行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术后第4d拔除血肿腔引流管,术后8d复查头颅CT显示颅内出血基本清除,ICP<15mmHg,拔除脑室外引流管。
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好转,术后2周患者呈嗜睡状态,术后3周患者可呼唤睁眼,术后4周,患者GCS恢复至13分,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头颅CT扫描检查,出血消除且无脑积水,患者经SOS救援机构转送回瑞典康复治疗。
图1 发病1h头颅CT平扫:左侧丘脑和左侧侧脑室内高、等混合密度出血,中线结构基本居中
图2 入院后6h头颅CT平扫,左侧丘脑出血明显扩大伴全脑室内出血,中线结构右偏5mm,环池不清
图3 术后4周头颅CT平扫,颅内出血消失,左侧丘脑低密度影,脑室正常大小,中线结构居中
2 讨 论
因邻近脑室系统,丘脑出血常可破入脑室引起继发性脑室内出血。血肿的大小、部位、占位效应的程度、有无脑室扩大以及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都与患者预后密切关联[1-3]。脑内出血产生的占位效应,会导致脑组织水肿和ICP增高,同时伴随的脑积水也可加重ICP的增高,严重者可导致脑疝形成。同时出血本身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可进一步加重脑水肿,从而加重出血引起的占位效应。此外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造成广泛蛛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阻塞,可导致CSF吸收障碍引起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其中急性脑积水会导致颅内压的快速升高,从而增加死亡率[1-4]。因此早期清除血肿、控制ICP增高、减少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因素,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治疗目标[1-10]。
本例发病后首次头颅CT扫描,出血表现为高、等密度影,提示出血可能进展性发展。入我院后虽然给予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但患者的临床状态并无明显的改善。6h后再次头颅CT扫描检查,显示出血显著扩大,破入全脑室系统,同时三脑室受压移位,导致三脑室以上脑室扩大的梗阻性脑积水,而且丘脑出血的占位效应使得中线结构向右侧明显偏移,因此即使给予了脱水降低ICP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状态无明显好转且加重。因此对于丘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很早期头颅CT扫描显示少量出血者,要考虑到存在出血进展性增加的可能性,即使临床表现无明显的改变,也应在首次CT扫描后6h左右复查头颅CT,以便及时确定出血是否增多。
对于丘脑出血患者,由于其部位靠近中线,同时丘脑出血引起的大脑半球血流下降较壳核出血更明显,容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和脑干受压,因此多数学者主张血肿量≥15ml就应考虑手术治疗[5]。但传统的开颅手术创伤大,对于丘脑出血者多数主张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包括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CT扫描辅助下穿刺引流术、内窥镜下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等[1、6-9]。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临床状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个体化地决定。
本例术前已经明确有梗阻性脑积水存在,出血对侧的侧脑室也明显扩大,先行脑室外引流术,有助于缓解脑积水引起的ICP增高,而且也方便了术后血性CSF的引流和ICP的控制。同时丘脑出血破入同侧侧脑室,导致脑室内铸型,局部占位效应明显,常规的脑室引流术不能很快清除脑室内出血。本例采用经额小骨窗入路手术,在清除部分血肿、减轻局部占位效应的同时,也减少了手术的创伤,为术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创造了条件。
本例脑室内ICP监测的脑室外引流,在引流CSF的同时进行了ICP的动态监测,不仅能够减少脑室内积血、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同时又为术后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术后ICP监测显示,ICP始终维持在10~20mmHg之间,因此术后未给予任何脱水、利尿等降低ICP的治疗,也避免了相应的药物副作用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的可能性。
本例出院时GCS已恢复至13分,右侧肢体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未发生脑室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并发症,而且无骨瓣缺失的遗留问题,早期的预后良好。
(本文发表在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2):)
参 考 文 献
[1] Chen CC, Lin HL, Cho DY, et 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halamic hemorrhage: a technical note[J]. Surg Neurol, 2007,68(4):438-442.
[2] Shah SD, Kalita J, Misra UK, et al. Prognostic predictors of thalamic hemorrhage[J]. J Clin Neurosci, 2005,12(5):559-561.
[3] Leira R, Dávalas A, Silva Y, et al. 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redictors and associated factors[J]. Neurology, 2004,63(3): 461-467.
[4] Diringer MN, Edwards DF, Zazulia AR, et al. Hydrocephalus: a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 from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1998;29(7):1352-1357.
[5] 邓景阳,曹国彬,陆永建,等.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探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7):888-889.
[6] 杜勇健,张桂兰,王华.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4,8(3):175-177.
[7] 李朝武,徐明义,聂海岭,等. 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J]. 中国内镜杂志, 2002.,8(10):7-8.
[8] 陈平,史志东,周克诚,等. 钻孔引流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时机选择[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10(7):309-310.
[9] 梁玉敏,赵明珠,刘卫东,等. 神经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7):770-773.
[10] Adams RE, Diringer MN. Response to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i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hydrocephalus[J]. Neurology, 1998;50(2):519-523.






本文是梁玉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