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秀娟 三甲
夏秀娟 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皮肤科

EB病毒那些事(转载)

6343人已读

EB病毒感染正在成为儿童肝脏疾病的重要病源

数据还显示,EB病毒感染正在成为儿童肝脏疾病的重要病源。在平时门诊接诊过程中,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患儿中,有30-50%出现肝脏损伤。而在医院住院患儿中,EB病毒感染引起肝脏损伤的,约占住院患儿总数的1/4。

EB病毒全称为Epstein-Barr病毒,人群普遍易感,95%以上的成人携带有该病毒。主要通过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染,因此EB病毒也俗称为“接吻病毒”,人体密切接触带病毒的唾液可引起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感染率高达90%以上。主要发病年龄为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其中4-6岁是高峰期。

EB病毒感染后终生存在,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

另外不同的基因表型决定了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型。大多数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或仅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患儿则快速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临床表现。“EB病毒感染后,就终生存在于人体血液内,一旦免疫力下降,潜伏的EB病毒就可能再激活形成复发感染。”

对免疫缺陷儿童,EB病毒感染后,常发生致死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病死率高达60%。EB病毒还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

有些EB病毒感染表现为双眼睑部浮肿,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虽然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是由每个人各自的基因表型决定的,但早期发现仍然对治疗有关键的意义。如果发展为慢性EB病毒感染家长和医务人员都要引起足够重视。

早期发现是治疗儿童肝脏疾病的关键

“肝脏就像一头勤劳又沉默的老黄牛!”李双杰说,人体不停地从外界摄入各种物质,产生能量与废物。由于肝脏代偿功能强,因此肝脏疾病常具有“无反应、无表现、无感觉”的“三无”特点,非常的“沉默”,早期难以察觉。等到出现乏力、厌食、厌油、食欲不振,以及皮肤、巩膜、尿液发黄等明显表现时,肝脏已造成了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损伤。“一旦肝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体内的毒素将无法正常分解,人体健康将面临重大危机。”李双杰呼吁:重视肝脏保健,让肝脏不再沉默,每年进行1-2次肝功能检查是早期发现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平时我们如何预防EB病毒感染?

一、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接触病人后应严格手卫生。病人口腔分泌物应专门容器收集、消毒无害化处理。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要把玩具放到口中,不要随地吐痰。讲究食品卫生,家长不要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入孩子口中。

三、预防接种

目前EB病毒疫苗国内已研制成功,但是没有正式上市,正式生产后即可直接接种疫苗预防EB病毒感染。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夏秀娟
夏秀娟 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