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
1.原发病病灶的广泛切除和修补:
以往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创伤较大,多采用高位截肢等过度治疗。目前国际专家共识,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安全切缘大于2cm即可,不需要过度广泛的切除或截肢,只有在安全切缘后无法保留脚趾手指的情况下,才进行适当的截肢,截肢时也应当考虑术后方便义肢采取相应的切除范围。广泛切除术后若皮肤无法直接缝合,考虑联合植皮或转移皮瓣的方式进行创面的修补。
2. 区域淋巴结的前哨活检:
以往对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原发病灶切除的同时,即联合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但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创伤较大,术后后遗症较多,且2/3的病人并不存在同时的淋巴结转移。故现在的诊疗常规指出,应当在术前完善体检、B超、增强CT等明确有无区域淋巴结的转换。若无临床转移证据,则先行区域淋巴结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若活检病理检查为阴性,则不必再扩大清扫。
3.转移后区域淋巴结清扫:
当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阳性,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已经正式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术。
4.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并发症同其他手术一样,包括术后出血、伤口感染、植皮或皮瓣坏死等常见并发症,一般对症处理、清创换药都能恢复,远期植皮区或皮瓣转移区受力差,可发生溃疡等。区域淋巴结活检或清扫后患者会出现皮肤感觉麻木、水肿、淋巴瘘等,远期易发生静脉炎症、淋巴管炎症等后遗症,一般较难避免,需长期的恢复。一般建议术后患者抬高、适当锻炼和按摩、避免剧烈运动等方法减少和改善下肢肿胀情况。
本文系徐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徐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