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杰 三甲
刘杰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血管外科

血管介入导管的选择

7731人已读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导管种较多,可分为诊断用造影导管和治疗用导管。诊断用造影导管又可分为选择性造影导管和非选择性造影导管,其中,常用的非选择性造影导有:多侧孔猪尾造影管和多侧孔直头造影导管。其最高流量可达20-25ml/s。选择性造影导管又按用于不同部位的要求有着不同的形状,如常用于主动脉弓上几支动脉的导管有Headhunter I、Ⅱ、Ⅲ型等三种导管和Simmon I、Ⅱ、Ⅲ型等三种导管;用于肾动、静脉的RDC型导管及SimmonI、Ⅱ、Ⅲ型导管;用于髂动、静脉的Cobra I、Ⅱ、Ⅲ型导管和SHK型导管。选择性造影导管多数不带侧孔,其最高流量可达7-8ml/s。不同外血管部位治疗所用导管的选择与前述的选择性造影导管基本相同,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所用的溶栓导管,为多侧孔设计,灌注段长度可达7.cm,可直接深入到血栓之中进行局部灌注治疗。另有一种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导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为同轴内芯设计,其壁薄而腔大,便于其他器械在其腔内的通过,外径可达到7~9F。其支撑力也较强,头端可视,便于定位。因其头端可设计成不同形状而用于不同的血管部位,如头颈动脉、肾动脉、髂动脉以及多用途型。
刘杰
刘杰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