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杰 三甲
刘杰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血管外科

别把慢性下肢疼痛不当回事-血管起搏器,改善缺血,减轻疼痛

12583人已读

在您生活中,周围朋友或您自己是否出现过下肢怕凉、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无力,腿疼痛,停下行走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有缓解了的情况?如果有,那么有可能是您下肢动脉和下肢供血出现了问题。

早治疗,早康复

缺血性疼痛是指由于肢体或脏器血供不佳产生的疼痛。事实上,下肢疼痛可能隐藏着极为严重的病理变化。这一类疾病有时候非常隐蔽,不易确诊。举例:糖尿病足。有些糖尿病人出现下肢疼痛,溃疡经久不愈。普遍以为这是糖尿病导致的机体愈合缓慢,殊不知真正地原因是糖尿病导致肢体微循环障碍,供血不足导致疼痛和组织愈合不良。而这种微循环障碍,一般检查根本不能发现。

有何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史。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也发生疼痛则是下肢严重缺血的表现,常伴有肢端麻木、皮肤温度降低等。晚期还可发生肢端溃疡和坏疽,面临截肢风险。

伴有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往往并发神经病变,导致患者下肢感觉迟钝,但病情已经十分严重。足严重缺血可出现溃疡,肢端发绀、发凉。

近年来,慢性下肢疼痛随着老年人的增多而越来越普遍。疼痛不仅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加重他们的精神压力,表现出急躁、易怒甚至消极、悲观等情绪。因此,对老年疼痛患者而言,正确地选择治疗副作用小、方便、效果好且安全的治疗尤为重要,及早干预治疗,别让疼痛伴随晚年生活。

血管起搏器---改善缺血,减轻疼痛,恢复健康

脊髓电刺激---“血管起搏器”,1967年开始,即开始应用于临床。该疗法是通过微创技术,植入1电极,在体内发射微电流。它不破环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身体结构,微电流不仅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又能扩张血管,从而达到既改善循环又缓解疼痛的标本兼治的目的并且它有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可随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个性化定制参数。使病情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管起搏器”的手术通常分两期进行,首先对病人进行体验治疗,主要是为了让病人感受治疗效果,对疼痛缓解是否满意。若病人对疼痛缓解效果满意,再进行第二步手术,完成“血管起搏器”的植入。这种方式可以让病人更放心,避免了“劳民伤财”。

招募信息

现招募一位患者,如果经初步检查和诊断,符合血管起搏器的植入的条件,即可减免部分手术费用。报名截至日期2018年1月30日。

具体请咨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刘杰主任。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血管外科专家门诊,周二上午血管外科专家门诊,周三上午血管外科专家门诊,周四下午血管外科特需门诊

刘杰
刘杰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