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乙肝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一、什么是乙肝
病毒型肝炎有8种,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和TT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称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脏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转为慢性,少数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二、乙肝五项检查
即常说的两对半,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表面”用s表示,“核心”用c表示。抗原就是病毒本身的物质,用“某某Ag”表示。抗体是人体对病毒相应物质产生的,用“某某Ab”或“抗-某某”表示。
H代表肝炎,B代表肝炎的类型,HB指的就是乙肝。
简单地说,HBsAg是宣判病毒感染,抗-HBs是表明机体对病毒有免疫;HBeAg是宣判病毒复制,抗-HBe说明病毒复制受抑制,机体处于恢复期前后;抗-HBc一般是感染过抵抗过的标志。
三、传播途径
1、经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器针头及针炙、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纹身、纹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
2、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
3、性接触传播:男女性生活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
四、疫苗接种
1、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接种
①依据乙肝表面抗原判断:若定性检测阳性、或定量检测>0.05 IU/mL,提示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接种无效。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不接种乙肝疫苗。
②依据乙肝表面抗体判断:定量检测中,当表面抗体>30 mIU/ml时才对人体有保护作用,达到100 mlU/ml以上最佳。即当表面抗体阴性或弱阳性时可考虑加强乙肝疫苗接种。
2、如何确定接种剂量
★初种人群——无疫苗接种史的非乙肝感染患者;接种史、乙肝感染史均不明确且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者。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 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 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每次接种10微克。
★复种人群——明确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或乙肝感染史者;表面抗原阴性,而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抗体有任一项阳性者。一般接种一针即可,剂量通常为10μg。
五、如何治疗
乙肝任其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最终演变为肝癌。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主流方法,可选择的药物不多,可以分为两大类——需要注射的干扰素和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患者应至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查,根据病毒DNA复制情况、转氨酶、肝纤维化程度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六、你可能有的疑问
疫苗未能及时接种后续针次,可以推迟打吗?
如果在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无法及时在1个月进行第2针的接种,可以稍微推迟一些,但一般不可超过48天。如果仅仅第3针被推迟,则应尽早接种。
如果你漏打的时间很长了,可以先去医院检测一下血液中的“抗体滴度”,如果抗体滴度很高了,就可以不再接种;如果抗体滴度低或没有抗体,则需继续接种疫苗。
接种过疫苗就可以永无后患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实际上想有效抵御乙肝病毒,你的抗体滴度得大于100 mIU/ml,就是每毫升血液中至少含有100个单位的乙肝抗体。所以对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的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 mIU/ml,可给与加强免疫。
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这就要从乙肝的发病情况与人体的免疫状态讲起。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在肝细胞内生存。这一时期,人体的免疫监控系统还没有识别乙肝病毒,会把它误认为是“自己人”,跟它和平共处,所以不会对乙肝病毒进行清除。这些病毒可以在肝细胞内自由复制,暂时不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肝脏也没有炎症表现。乙肝携带者就处于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乙肝病毒比较安分,不会招惹肝细胞,两者可以和平相处,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肝功能受损。所以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为什么治疗期间每次复查都要做乙肝病毒DNA检测
乙肝病毒DNA检测对确诊乙肝和评估乙肝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所以说HBV—DNA定量检测指标降低在乙肝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乙肝转阴的前奏,也是康复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体内的HBV—DNA定量指标降低,病毒的复制繁殖才会停止,乙肝的彻底治愈才有希望。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治疗外,日常生活应格外注意什么
(1)禁忌饮食过量,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过多的吃肉类和糖类,会使多余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转化为脂肪而储藏,其中肝脏也是重要储藏点,天长日久,身体肥胖,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加重,促使乙肝恶化。乙肝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体重,少食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咸肉、全脂牛奶等。
(2)禁忌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醛,它们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乙肝患者本身肝细胞已有损害,加上饮酒更加是雪上加霜,促使病情加重,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变。乙肝患者禁酒,戒酒是无条件的,白酒、啤酒都在禁忌范围之内。
(3)禁忌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劳累过度消耗大量营养和氧气,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会使乙肝病毒迅速扩散。乙肝患者病情平稳时,主张适当运动,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并要求掌握好运动的“度”,活动以不感到疲乏、恶心、腰痛为准。做到起居有常,生活规律,不要轻易打破良好的生活习惯。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4)禁忌发怒、抑郁。现代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妨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更影响肝脏健康。有人统计:易怒的人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脏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所以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这样才能减轻病痛,促进机体免疫机能的增强,最终战胜疾病。
(5)禁忌乱用药物。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许多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乱用药物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另外,各种中西药物的成分复杂,药物之间的化学作用很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加重。加上药物本身长期使用也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最终也会产生诸如脂肪肝、药源性肝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的严重情况。乙肝患者用药的原则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为准。治病应到正规医院,用药一定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本文是刘军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