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发强
郭发强 主治医师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筋伤科

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养

6668人已读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中老年人病人容易患此病。女性病人多于男性,而且女性病人病变比较严重。受累关节隐痛,初期活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活动后见好转。后期关节肿胀增大,运动受限,畸形但无强直。

一、膝骨性关节炎概述

(一)定义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临床可产生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症状。

(二)病因及分类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膝骨关节病多见于50岁以上肥胖者,系指因衰老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常继发于关节的先天或后天畸形、关节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

(三)病理

1.关节软骨早期变为淡黄色、失去光泽,继而软骨表面粗糙、局部发生软化,失去弹性,胶原纤维变性;

2.骨质改变:软骨边缘处出现骨赘新生物,软骨下骨髓内骨质增生,而关节软骨下骨质发生萎缩,出现囊性改变;

3.滑膜的改变:剥脱的软骨片及骨质增生刺激滑膜引起炎症,促进滑膜渗出,表现为增生型滑膜炎及纤维型滑膜炎。

(四)影响因素

1.长期工作、社会活动 造成的 累积损伤;

2.肥胖、超重;

3.性别:女性多见;

4.有遗传倾向;

5.地域:寒冷、潮湿 地区的人易发;

6.职业:教师、店员 是高发人群。

(五)发病状况

膝骨性关节炎是多发性疾病, 50 岁以上多见, 60 岁以上大约 80% 的人患病。女性病人多于男性,而且女性病人病变比较严重。

(六)关节软骨的特点

1.摩擦系数低:水的摩擦系数是 0.006 ,软骨比水的摩擦系数低 6 倍;

2. 在关节腔里无血管,营养代谢完全靠软骨的相互挤压;

3. 主要营养成分是氨糖;

4. 关节软骨损伤以后不易修复;

5. 运动时可以产生润滑;

6. 关节软骨不含神经。

(七)病理变化特点

软骨容易变薄、融解,进一步形成边缘的骨刺,进而使关节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弹性减弱。还可使附着的肌肉挛缩、肌力减弱,造成关节不稳定、关节僵硬。滑膜增生产生增生性滑膜炎,可以出现关节积液。另外,关节变形,在关节腔还可产生游离体。

膝骨关节的侧位片,可以看到髌骨软化,这是退行改变的标志。骨缘有严重的骨质增生,间隙变窄现象。

另外,增生性滑膜炎可以造成关节腔积液,在临床上浮髌试验阳性就表示此关节腔出现积液。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疼痛分析

(一)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 50 岁以上。首先表现是关节疼痛,初期轻微钝痛,以后逐渐加剧。活动或负重以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在静止、晨起时感到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之为“休息痛”,也称胶滞现象,天气变化和情绪影响可使疼痛加重。也可以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滑膜炎时,关节内可有积液,浮髌试验阳性,主动或被动活动都受限。还可表现为关节活动障碍,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各种不同的响声,如吱嘎声、摩擦声,造成关节不稳定。到后期关节形成畸形,以膝内翻多见。

(二)疼痛分析

疼痛的部位分关节内疼痛和关节外疼痛。疼痛和活动有关,活动后加重;寒冷季节容易加重;过度劳累或心理压力重也会使病情加重。

关节内疼痛主要表现在关节腔内的疼痛,包括膑上下囊和髌骨下的疼痛;关节外疼痛主要指关节腔以外的疼痛,包括胫骨内外髁、股骨内外髁和关节后区等部位的疼痛。

1. 关节内疼痛原因:

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释放 IL-1 IL-6 等炎性介质。进一步造成滑膜增生、肥厚和炎症反应,及髌骨关节面融解、膑股关节周围滑膜炎症。另外可造成半月板变性、撕裂和脱位。使关节摩擦系数增加,韧带、关节囊受力加大。进一步形成游离体,使软骨下骨压改变,关节畸形,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关节积液,关节囊膨胀。使关节活动障碍,疼痛加重。

2. 关节外的疼痛原因:

( 1 )骨 - 韧带接点损伤。( 2 )骨 - 关节囊接点损伤。( 3 )关节松动刺激韧带和关节囊。( 4 )肌腱游离体出现损伤。( 5 )骨内压增加。

关节外疼痛的好发部位包括胫骨内髁、胫骨外髁、股骨内髁、股骨外髁、关节外侧间隙、关节内侧间隙、股二头肌肌腱、鹅足区。

三、膝骨性关节炎的辅助检查与诊断

(一)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关节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偶见红细胞。

2. X线检查:该病早期仅有软骨退行性改变时,X线片显示无异常发现,随着关节软骨变薄,关节间隙逐渐变窄,间隙狭窄可呈不均匀改变。在标准X线片上,成人膝关节间隙为4mm,小于3mm为狭窄。60岁以上的正常人,关节间隙为3mm,小于2mm为狭窄。严重者关节间隙消失。进而软骨下骨板致密、硬化,如象牙质状。负重软骨下骨质内可见囊性改变。这种改变常为多个,一般直径小于1cm,可为圆形、卵圆形或豆状。

后期关节边缘(即软骨边缘)及软组织止点可有骨赘形成,或见关节内游离体骨质疏松、骨端肥大、软组织肿胀阴影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赘形成是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特征。

(二)诊断

多见于中老年。受累关节隐痛,初期活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活动后见好转。后期关节肿胀增大,运动受限,畸形但无强直。后期X线片示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有囊性变和骨质硬化,关节边缘有骨刺骨赘形成。

四、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一) 分类治疗

1. 轻型:关节外疼痛为主,部分髌骨软骨融解,髌上下轻度囊肿胀。病史短,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正常,疼痛以胫骨内髁为主。

治疗:对症治疗痛点注射、关节康复训练。

2.中型

(1)A型(滑膜炎型):持续疼痛,髌上下囊压痛滑膜增生、积液、关节肿胀为主。X线片显示关节软骨变薄、骨刺。病史较长,女性多见。

治疗:系统药物治疗,关节镜冲洗,滑膜切除,必要时行关节加压包扎。

(2)B型(关节磨擦型):持续疼痛,上下楼时明显,蹲站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明显骨刺。

治疗:关节腔注射,关节保健。

3.重型:病史数十年,关节积液、磨擦,关节畸形,功能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甚至融合,关节可以出现 半脱位。

治疗:手术,对症,康复治疗,关节保健。

(二) 治疗特点

1. 疼痛 可控,特别是早期,轻型和中型的疼痛可控。

2. 关节康复训练治疗是基础。

3. 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性化治疗。

(三) 保守治疗原则

1.休息:保护关节,避免过度活动或损伤,不可过度负重。严重时应卧床休息,支具固定,防止畸形。

2.功能锻炼:以主动不负重活动为主,先作增强肌力练习,再逐渐练习增加关节活动。

3.理疗:湿热敷、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可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4.手法治疗:主要用于关节绞锁时使嵌于两骨之间的游离体解除嵌压,以解除病人痛苦。

5.中药治疗:活血化淤中草药内服、外敷、熏洗、浸泡等。

6.抗炎镇痛药的应用:此类药物仍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尽管不可中止疾病发展,但可缓解症状、消除疼痛。

(四)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 1 )抗炎止痛药:常用的有芬必得、扑热息痛、泰勒宁。泰勒宁是扑热息痛和羟考酮的合剂,兼有抗炎镇痛和麻醉镇痛作用,是临床疗效较好的药。还有一种新的合剂氨酚曲马多,是曲马多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合剂,同样是疗效较好的药物。

( 2 )软骨修复:蓝湾氨糖制剂口服。

( 3 )中药活血、消肿的药物。

( 4 )局部可以用涂剂和膏药。

2.理疗

有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韩氏止痛仪、热疗和光疗等物理疗法,临床上都有很好的效果。

3.局部治疗

( 1) 关节穿刺,抽取关节积液。

( 2 )关节注射,可以注射玻璃酸钠和皮质醇。

( 3 )关节冲洗,特别是有滑膜炎时,在抽取完关节积液以后可以进行关节腔冲洗。

( 4 )臭氧治疗,特别在滑膜炎时有很好的疗效。

4. 注射疗法

分局部痛点阻滞和关节腔内注射2种,均应消毒严格,定位准确,注射疗法可以消除原病灶刺激,消除炎症渗出、增生、肿胀,缓解肌肉紧张或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囊外软组织也有慢性劳损和退行性变,仔细触摸可查到痛点、痛性筋结或索条,常见于髌骨周围、股骨滑车内外髁缘、关节间隙、半月板周围和髌下脂肪垫等处,可行局部注射皮质醇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 主要在滑膜炎或增生情况下关节需要润滑。一般 注入玻璃酸钠,可增加关节腔滑液,起到润滑功能。

5.手术治疗

对症状严重者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又分两种。 一是关节镜手术,行骨赘和滑膜切除、游离体摘除、半月板切除、关节清理术;二是对关节严重畸形、僵直,特别是严重影响功能时,可行 关节融合、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五、关节养护

关节的养护方法有两方面,一个是养护训练,一个是关节营养治疗。

(一) 关节损伤与养护机制

1. 关节损伤机制

由于关节负重不均匀、关节活动度不够、静脉回流受阻,有时肌肉调控能力减弱,使得周围韧带变性、弹性减弱。进一步发展为关节润滑减低,氨糖营养缺乏。这些都会造成关节,特别是关节的软骨损伤,发展为膝骨性关节病变。

2. 关节养护的机制

促进滑液分泌,促进软骨代谢,增强关节润滑;增强肌肉、关节囊、韧带功能,促进静脉回流;需要 补充 营养成分 氨糖。

(二) 养护训练

1. 关节养护训练目的

关节养护训练目的是缓解症状,促进静脉回流,增强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功能,增加软骨营养和润滑。

2. 关 节养护训练方法

主要是主动训练,形成规律性的锻炼和行走。

( 1 )关节保健操:在不负重的情况下,做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

( 2 )全方位、最大范围的膝关节活动。

( 3 )一个姿势小于 1 小时。

( 4 )减少蹲站练习:蹲站时对关节负重比较大,容易破坏、损伤关节面和关节软骨。

( 5 )进行不同肌肉群协调运动,彻底放松肌肉。

在关节不负重的情况下,卧位、坐位和站位可以进行关节养护的主动锻炼。

(三) 关节营养

1. 营养均衡:主要通过营养疗法,对关节软骨有营养的物质进行均衡摄入。

2. 补充关节营养成分氨糖。

摘录于继续教育

郭发强
郭发强 主治医师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筋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