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守斐
主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南区
普外科
什么是Mirizzi综合征?
7589人已读
Mirizzi综合征作为胆囊结石的一个并发症,最早于1948年,阿根廷医师Mirizzi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结果首次报道,即由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或炎症波及,引起肝总管不同程度梗阻,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的一系列症候群。在胆道外科手术病例中,Mirizzi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7%~1.4%,术前诊断率不足20%。
Mirizzi综合征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解剖基础是胆囊管开口过低并与肝总管伴行一段距离,相邻两管壁有时缺如或仅间隔一层纤薄的纤维膜。胆囊结石一旦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中,则易压迫胆囊管及肝总管,导致肝总管以上及肝内胆管扩张,局部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胆囊与肝总管炎性粘连,引起肝总管梗阻狭窄,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候群。结石长期嵌顿刺激胆囊管及肝总管侧壁,局部发生炎症、溃疡、坏死,可导致胆囊胆管内瘘,甚至完全破坏肝总管壁。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
胆囊结石患者反复腹痛,继发发热及梗阻性黄疸,超声、CT或MRCP发现如下特点应考虑Mirizzi综合征: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存在较大结石,该水平以上肝内外胆管扩张,以下胆管无扩张,或发现典型的“三管征”。
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切除病变胆囊,取尽结石,解除胆道梗阻,修补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
本文是焦守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