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文科 三甲
吕文科 主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 康复科

出现颈肩腰腿痛时,是动还是静?

1050人已读

56岁的陈女士,平时比较喜欢运动,最近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有人告诉她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不要活动;可又有人说,必须得动,咬着牙也得动,如果长时间不动,将来有可能就真动不了了。陈女士很是纠结,到底是动呢还是不动呢?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情形很多,肩周炎、膝关节炎、踝扭伤、腰扭伤、颈椎病等等,都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怎么办?

首先,说说疼痛到底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是这样定义的:疼痛是组织损伤或者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这里请您记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疼痛是个信号提示你身体的某个部位存在组织损伤。这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保护它,不要让它继续损伤,尤其在急性期,避免做任何加重症状的姿势或动作,给受伤的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修复,通俗地讲就是要顺其自然,身体怎么舒服怎么来。然而,现实中很多人不这样,不去保护它,而是激惹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咬着牙含着泪强行运动,人为加重损伤,实在是要不得。

第二个,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疼痛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强度的疼痛,有的人哼都不哼一声,有的人哭天喊地。因此,疼痛和病情之间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你觉得越疼,病就越重。病情重与不重要结合症状、体格检查、抽血化验、照片子,才能最终诊断,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还有就是疼痛是有记忆功能的,疾病进入慢性期后,经常是疾病本身已经痊愈了,可疼痛感依然存在,这是因为疼痛在大脑内形成痕迹的结果。这个时候,你就不要老纠结疼痛了,更应该关注功能,只要肢体功能在恢复,疼痛消失是迟早的事。

其次,组织损伤后是不是就得完全休息,什么都不能做了呢?也不是这样的,这里给您传授一个新的理念:积极性休息、保护下的有限性活动。怎么讲呢?以陈女士为例,我们告诉她,尽量保持腰部不动,避免做任何加重腰痛症状的姿势或活动;但是,可以活动脚、活动小腿,比如摇摆小腿、床上蹬车等,让损伤的部位休息,没有损伤的部位继续活动,这就叫积极性休息,而不是躺在床上完全不动;等到腰痛稍微缓解之后,就可以在护腰保护下,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下,尽快下地活动,既能避免长期不动带来的后遗症,又能起到保护作用,不至于因为运动不当加重损伤,这就叫保护下的有限性活动。无论是腰痛,还是其他部位的疼痛,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动静原则。

第三,人作为一种进化的高级动物,有很强大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感受痛觉的能力对人体进行自我保护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您感受到了,才会去保护,才能有修复。虽然疼起来的时候很难受,但比起那些天生就没有痛觉的人来讲,能够感受痛觉还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以膝关节为例再次说明一下,日常生活中膝关节发生疼痛的情形非常多见,特别是老年人,真可谓“人老腿先老”。当膝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时候,说明处于炎症的急性期,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除了做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动作外,尽量保持膝关节不动,为损伤的膝关节消除炎症和组织修复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但是鼓励活动另外一侧膝关节或者上肢。等膝关节疼痛减轻,皮肤看上去不像一开始那么红了,摸上去不是那么烫了,说明炎症有所消退,这个时候就该积极活动了。但是别忘了,一定要有护膝或助行器或拐杖的保护。护具也只是短时间内使用,等到红肿热痛进一步减轻,就可以逐步加大膝关节锻炼的强度,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增大关节活动的范围,然后就可以扔掉助行器、拐杖和护膝。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不动或者过度运动、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现实中,很多老年朋友生怕不动之后腿就会残废,觉得用上助行器或拐杖后,自己就成了残疾人,不好看,所以坚决不用。咬着牙硬拖着病腿活动,结果越动疼的越厉害,加重或延误了病情,实在要不得。临床上,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治疗;但是,总的治疗原则是不变的。只要把这些原则搞清楚之后,动或不动就不再是纠结您的问题了。

可见,出现颈肩腰腿痛的时候,急性期损伤部位一定要保护,不要多动,没有损伤的部位要积极活动,但前提是不加重损伤部位的疼痛;一旦疼痛减轻以后,鼓励损伤部位尽早活动,但前提是必须在保护下活动。疾病进入到慢性期以后,希望您把疼痛看的淡一些,应更多地关注肢体功能的恢复。

吕文科
吕文科 主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 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