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仇道庆 三甲
仇道庆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急性荨麻疹

9326人已读

荨麻疹君的前世今生与诊疗重点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但是由于它的机理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有关,所以可以迅速发生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特点~快,所谓骤起骤消,不留痕迹就是风团的独特个性。

也正是因为这个独特个性,在某些情况下荨麻疹会给你点颜色看看,譬如呼吸道反应会引起胸闷憋喘,消化道反应会导致肠道梗阻,最严重的时候休克一旦发生甚至于分分钟危及到生命。

(づ ●─● )づ荨麻疹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它的原因太复杂,确实不好确认。但是常见的病因有这些: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调味品。不新鲜食品腐败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蛋白食品在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

2.药物:许多药物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本病,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等。也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肼苯达嗪等。

3.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最常见的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病灶,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见原因,其它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等与荨麻疹发病也可能有关。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

5.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荨麻刺激或吸入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可成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原因。

在上述病因下,发生荨麻疹的机理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

荨麻疹的典型表现有哪些呢?

不管你信不信,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所以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常见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在短时期内能痊愈,后者则反复发作达数月甚至数十年。

(一)急性荨麻疹 起病常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时孤立或散在,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微血管内血清渗出急剧时,压迫管壁,风团呈苍白色,皮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失。风团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风团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病情重者可能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可因胃肠粘膜水肿出现腹痛,剧烈时颇似急腹症,亦可发生腹泻,出现里急后重及粘液稀便。累及气管、喉粘膜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若伴有高热、寒战、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应特别警惕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可能。

总之,急性荨麻疹个性比较暴躁,可能会惹事儿,得好好提防。

(二)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

总体来说,慢性荨麻疹如果没有严重发作的话相对症状比较轻微,温柔但难缠。

(三)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dermatographism)亦称人工荨麻疹 (factitious urticaria)。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即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2.寒冷性荨麻疹 (cold urticaria)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罕见,于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终身反复不止。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有时进食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被动转移试验可阳性,可能与IgE有关。冰块可在局部诱发风团。寒冷性荨麻疹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

3.胆碱能性荨麻疹 (cholinergic urticaria)多见于青年,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使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风团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直径为2~3mm,周围有红晕,约1~2cm。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可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偶伴发乙酰胆碱的全身反应,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及哮鸣音。头晕严重者可致晕厥。

4.日光性荨麻疹 (solar urticaria)较少见,由中波及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对280~320nm紫外线过敏者,被动转移试验可呈阳性。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有痒和针刺感,有时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严重时有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痉挛性腹痛等。

5.压迫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皮肤受压后约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持续8~12小时消退。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和受压迫后的臀部皮肤。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

6.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后者罕见。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常伴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玻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处。多为单发,偶发于两处以上。损害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肤色正常或淡红,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持续1~3日可渐行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发生于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死亡。

这么能闹事儿,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有效的防控荨麻疹呢?

首先力求做到找到并规避可疑致敏物质和因素,如急性荨麻疹,是过敏源检测最有意义的适应症。

同时要坚持药物治疗。大的原则一定要坚持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症处理。

(一)全身治疗

1.急性荨麻疹

目前常选用第二三代抗组胺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枸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苯磺贝他斯汀等等。通常以2~3种抗组胺药合用,协同作战效果更佳。

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

伴腹痛者可给予解痉药物,如普鲁本辛、654-2、阿托品等。

对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处理感染病灶。

病情严重全身弥漫、伴有休克或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或者腹痛明显,均应当及时就近急诊处理!!!

2.慢性荨麻疹 应积极寻找病因,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以抗组胺药物为主,可2~3种联合,并以多种抗组胺药交替使用。

3.特殊类型荨麻疹常选用兼有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药物。

(二)外用药物 夏季可选用止痒液、炉甘石洗剂、锌氧洗剂等,冬季则选有止痒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三)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风邪是荨麻疹的主要原因。急性荨麻疹多属风热型,治则为祛风清热。寒冷性荨麻疹多属风寒型,治则为表散风寒、调和营卫。慢性荨麻疹多属气血两虚型,体质较弱或老年者,治则为养血祛风、益气固表。

针刺治疗可取大椎、血海、曲池、三阴交等穴。慢性荨麻疹以大肠俞为主穴。

罗里吧嗦写这么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您有不明白的随时可以通过平台问我哦?感谢您的阅读!

IMG_20180306_210435.jpg


仇道庆
仇道庆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