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前,我该准备什么之“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引言
从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到 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之间,“一家只生一个好”的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育观。一胎化政策,使生孩子成了一个家庭天大的事,孕前检查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经我有一次在妇科门诊出诊,遇到的患者居然一半是来咨询孕前检查的,这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当美国的医生还在发愁如何让他们的孕妇来医院产检的时候,中国的准妈妈们已经开始积极寻求孕前的医疗服务了。适当的孕前咨询确实对于降低孕妇风险,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难就难在何为“恰当”。我所见到患者拿来的孕前检查,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那到底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只是这滩浑水里的泥沙呢?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的原则,我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多量干货,将在后面分篇讲述。另外,我认为“孕前检查”这个名词不够准确,因为孕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做几个超声、抽几管血能够覆盖的,所以,改为 “孕前医疗服务”可能更为合适。好了,闲话剪断,现在我们先开始第一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一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准妈妈自身健康情况大排查
妈妈好,才有宝宝好。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首先要确认准妈妈的身体健康状态。怀孕对于每一个女性来说,都是一个大挑战。平时看上去生活工作都与常人无异的人,并不一定能胜任怀孕这个大考。现代生活很少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体各大器官马马虎虎出个半工就能胜任,但是一怀孕,一个人要管两个人的吃喝拉撒,各个脏器都需要开足马力干活,这个时候就“路遥知马力”了,底子好的没有问题,但是有的人有的零件如果本来就有暗伤,一旦全力开工,就散架罢工了。
所以怀孕前评估一下全身各大脏器的功能就很重要了。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等慢性疾病,在孕前就应该做充分的评估,否则等怀孕以后出现严重症状了再评估,不管对孕妇还是胎儿都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遗憾。我工作以来的第一次直面死亡便是在产科。患者20岁出头,怀孕32周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来急诊就诊,这时候才查出有先心病。患者因为孕前没有明显不适也没有仔细就诊,却不知道怀孕对心脏会增加这么多负担,到了晚孕期心脏病急剧恶化。我们紧急给她做了剖宫产,最后孩子活了,妈妈却死在了手术台上,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如果她在孕前做了心脏功能的评估,先做了心脏手术修补,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孕前医疗服务,最重要的应该是重大脏器功能的排查,例如血压、血糖、心肺听诊、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检查。除此之外,我还建议准妈妈最好做到:
1.看一次牙医,排查一下牙周病,减少孕期发生严重牙周病的风险;
2.做一个盆腔超声,评估一下将来宝宝要生长的环境怎么样,如果存在一些不良因素(例如子宫肌瘤、息肉、卵巢囊肿等等),可以与医生共同协商,必要时孕前干预;
3.孕前咨询时稍带手把宫颈癌防癌筛查做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没有定期做宫颈癌防癌筛查的习惯,因此,我们妇产科大夫一向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心态向每一个就诊患者“推销”宫颈癌筛查,因为它实在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未完待续)
本文是汤萍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