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香兰 三甲
吴香兰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认识宝宝的粪便(1)

6347人已读

最近常有宝妈在网上咨询,担心、纠结宝宝的大便不太正常,常见问题:便次增加,或稀或干燥,或颜色偏绿,或有粘液…… 那么,婴儿的大便怎样才是正常?常见的消化问题有哪些?

一、大便的种类

1997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希顿和路易斯,首次在《北欧肠胃病学杂志》(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将人的粪便按照性状分成七种类型,也就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如图所示。

1522629543.png

粪便的形状与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关,因此在医学上,通过观察粪便,来判断其经过结肠的时间及过程,间接了解一个人的消化功能。

一般是第3~5种是正常大便性状,未添加辅食的小婴儿常常是第6种——糊状大便,或稀或稠。

二、食物消化,粪便形成

食物经过口腔及胃的初步消化处理,经唾液、胃液、胆汁、胰酶及肠液等的消化作用,排入小肠,进一步吸收营养物质后,剩余的食物残渣排入结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病理情况,都会在宝宝的粪便里表现出来,通过了解排便情况,间接反映消化状况。

三、正常婴幼儿粪便

1、颜色、性状

新生儿最初几天:主要是墨绿色或黑色胎便;

1~6月龄:大多数宝宝未引入固体食物(辅食),纯母乳喂养——金黄色糊状,配方奶喂养——土黄色、褐黄色或乳黄色或黄绿色糊状;

1522632052.png

>5~6月龄:引入固体食物(辅食)后,大便开始成形,随诊固体食物的种类逐渐增加,逐渐接近幼儿的大便,粪便中常混有消化不彻底的食物颗粒,以及食物原色,如:胡萝卜、番茄、绿叶青菜等;

2、频次

新生儿期:出生的第1~2天,排出墨绿色或黑色的胎便,随着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大便颜色逐渐变成黄色;

新生儿的大便次数相对较多,有些婴儿甚至一边吃一边排便,每天1次~数次不等,也有少数宝宝2~3天排便一次,但每次排泄量较多、比较稠;

宝宝排便的次数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只要不影响生长发育,精神状态良好,无不适症状,都属正常状态;

1~6月龄:随着哺乳及睡眠逐渐形成规律,排便次数逐渐稳定、规律;

7~12月龄:随着固体食物的引入,大便中水分逐渐减少,大便性状逐渐成形,便次也逐渐减少;

1岁以后:开始吃幼儿食物,并尝试家庭食物,大便性状也逐渐接近成人,大便颜色会随着摄入的食物而变化。

四、临床上最常见的婴幼儿大便异常

1、便秘:大便性状为第1、第2种情况,说明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水分被结肠吸收,大便干结后,排便比较费力;

1522632056.png

2、腹泻:大便性状为第6、第7种情况,大便中水分过多,容易因此而丢失水分及电解质,而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1522632057.png

3、粘液便:大便中混有粘液或胶冻样物,在食物过敏、肠炎时,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将分泌较多粘液,以保护肠粘膜;

1522632057.png

五、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1、便秘

①需增加每日的奶水摄入量,水分充足有助于减轻便秘,促进排便;

②在引入固体食物后,尽快增加适量的果、蔬菜类摄入,以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

③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促进消化,活动中肠蠕动增强,减轻便秘;

④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一促进肠蠕动,沿顺时针方向,以脐为中心,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便;

2、水样便

需要尽快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合理喂养的前提下,尽可能口服补液,以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及电解质,防止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腹泻严重时,尽快到儿科就诊,专科医生会酌情输液等处理;

3、粘液便

常见原因是摄入了不洁食物,可能诱发肠炎;

个别配方喂养的宝宝,或者母亲食用牛奶制品后哺乳,婴儿因牛奶蛋白过敏,以及一些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初期,也可能会排出粘液便,需要引起重视,尽早到儿科就诊。

上述常见病理原因,导致肠粘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粘液,以促进病原体或异物排除体外,这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可能是消化系统异常的提醒信号。

预防措施:

①手卫生:

在喂养前、换尿布之后,照顾者都要做好手卫生(详见本公众号“历史消息”——家庭护理系列:你会洗手吗?);

另外,小婴儿都喜欢吃手,喜欢吃一切可以抓的东西,因此,宝宝的手也要经常清洗;

同时,彻底消毒奶具等,所有与喂养有关的器具、环境都要避免污染,宝宝的症状大多会改善;

②牛奶蛋白过敏者:

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儿,经过专科医生检查,确认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因素所致,严重者粘液中可能会带血,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配方奶,如:水解蛋白配方等,以减少过敏原刺激,减轻消化负担;

③症状严重时:

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查找原因,并根据医嘱对症治疗。

特别提醒:

医学用途的特殊使用的配方奶粉,不可以自行乱用,以免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必须根据专科医生的医嘱执行或调整喂养方案。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吴香兰医生原创,发表于2017年12月4日个人科普公众号)


吴香兰
吴香兰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