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前列腺是男性“专属器官”,紧贴着膀胱、直肠,体积虽小,却常常隐藏着疾病的风险。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甚至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前列腺癌,原本高发于西方发达国国家,近20年来在我国发病率直线上升。以上海为例,20年前发病率为5/10万,如今发病率已大约有20/10万至25/10万,究其原因有,人口老岭化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入侵。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第2位,癌症相关性死亡第6位。
前列腺癌是一种治愈率高,预后效果好的癌症:T2期之前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治愈率在90%以上。如果确诊时已到T3a期或以上,也可辅以放疗或内分泌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75%至80%,即便临床治疗后复发、只要及时干预,还可通过手术获得第二次治愈。
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发病最主要的人群。随着年龄龄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升高,与整个人口结构老龄化密不可分。50岁以上男性要时时敲响警钟,定期作前列腺相关检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父亲或兄弟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如果亲属在较为年轻时就患癌,更要提高警惕,常规体检年龄要相应提前至40岁。另外,盆腔部位有放疗史的患者,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也会相应提高。烟草也是前列腺癌的诱发因素,烟民们需尤为关注自己前列腺的健康。老年男性中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极高,60岁以上男性60%都有前列腺增生,年纪越大、比例越高,不少患者会出现与前列腺癌早期类似的症状。需要明确的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两种独立的疾病,除了症状相似,其他没有任何关联,增生不会癌变。不过,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是老年人,这也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一旦出现症状,不能想当然以为就是前列腺增生所致,还是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前列腺癌的排查。
早期前列腺癌并没有特异性症状,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如:尿频、尿急、排尿等待、尿线变、尿后滴沥等进行性排尿困难症状,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很容易被忽视,通常都是在常规体检中通过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超声检查和直肠指检得出。临床上,PSA检测、直肠指检、穿刺活检又被称为前列腺癌诊断三宝”。
晚期前列腺癌,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尿潴留、疲乏倦怠、体重减轻、全身疼痛不适等症状。如出现骨转移还会引起转移部位骨骼疼痛,一旦出现这些全身症状,即便进行治疗,预后效果也很差,所
以早期诊断发现非常重要。
PS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但PSA检测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同时也可能漏诊,患者须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共同判别以下注意事项,可尽可能提高PSA检测的准确性,当医生同时开出PSA检测、直肠指检、膀胱镜检查时,首先做得检查应是验血检测PSA,如果在之前先做经尿道、直肠的检查,会对前列腺产生挤压,使PSA值升高。其次如前列腺有炎症,PSA也会升高,所以要先把炎症控制住再进行PSA检测。还有如果之前服用过相关药物,保列治、爱普列特等会降低PSA检测结果,应告知医生。
手术和放疗均可根治前列腺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前列腺癌的治疗也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很高,大多患者都具备手术根治的条件,且根治后都能获得非常好的预后效果。因此,手术根治必然是前列腺癌治疗中最主要、最直接、也最广为人知的治疗方式。前列腺癌的手术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到腺癌根治术,三者都能将前列腺中的癌细胞彻底切除干净,达到根治效果。经过手术根治的患者,10年的生存率达到90%以上。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因其术中视野清晰、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已逐渐取代开放的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为医生和患者首选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前列腺癌根治术目的是为了完整切除肿瘤,保证切缘阴性,更好的保护控尿功能和性功能。但是由于术中神经血管束破坏、尿道内括约肌损伤、盆底肌弹性下降、逼尿肌功能紊乱、膀胱颈切除及重建致膀胱颈变短变直等影响,术后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碍时有发生,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术后约有0.5%的患者控尿功能会受到影响,30%左右的患者性功能在术中会有所下降,但该情况与患者术前性功能状况有关,并不一定完全由手术导致。
对于ー些不愿手术、或因某些身体慢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也可进行放疗(包括传统放疗、粒子植入局部放疗)。经统计,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经放疗根治的5年生存率与手术根治后的5年生存率基本相似。
本文是夏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