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外华中”实施全球领先的TAVR技术 成功救治患者
2018-03-21作者:阜外华中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3月16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一位特殊的病人刘老先生要出院了,刘煜昊主任和陈慧玲护士长等医护人员,一大早就来到刘老先生床前,叮嘱他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刘老先生的顺利康复,标志着3月8日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实施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完全成功。又一项全球领先技术在河南落地生根,河南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刘老先生今年73岁高龄,儿女孝顺,原本生活十分幸福。但5年前一次活动后的胸闷,改变了他的生活质量。从此,他常常会出现胸闷、气短、背痛等症状。不料一周前病情突然加重,情况变得十分危急!家人赶紧把他送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心功能IV级。
这么严重的病情,换心脏瓣膜是生存下去的最好办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施行开胸手术,可刘老先生已经73岁高龄,而且身体条件很差,除了心脏瓣膜病和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外,还同时患有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的前降支中段狭窄60%、回旋支中段狭窄70%、右冠中段狭窄40%,心脏血流供应显著减少,已经出现肺动脉高压、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等严重并发症。这样的身体条件,根本就承受不住传统的体外循环下换瓣手术。
如何才能拯救刘老先生的生命,成为摆在专家面前的一道难题。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知名专家高传玉教授、程兆云教授带领心内科、心外科等多学科团队经过多次论证及积极筹备,决定在2017年10月成功实施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创新,运用“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救治患者。
3月8日早上7点多,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科的专家们严阵以待,由留美学者、麻醉科副主任赵亮实施麻醉,无影灯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刘煜昊教授等专家全神贯注,精准操作……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创手术开始了。
本次手术采用的是经皮入路。像冠脉造影一样,仅在大腿跟部股动脉开一个微小的切口,通过这里,用导管和导丝把人工瓣膜放置到主动脉瓣预定位置,从而彻底解决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的问题。
为确保万无一失,术后医务人员把患者平安转运到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冠心病监护病房主任张静等专家密切监测、及时调控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医务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刘老先生恢复特别快,手术后不到3小时即拔出气管插管。
3月10日早上8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里,73岁的刘老先生从一夜沉睡中醒来,感觉心情十分舒畅。尽管还在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里,他也坚持要做出胜利的姿势,让这个重新走上健康之路的心情表达定格在历史的瞬间。
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国际上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有经心尖入路、经股动脉入路等多种术式,国内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够熟练开展。该技术以“微创”而著称,能够为疑难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手术机会。
可能大家还记得,2017年10月中旬,程兆云教授团队实施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成功救治一位患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72岁老太太的事情(本微信公众号有报导)。这次又是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什么这项手术还被称作是新技术呢?因为两次手术方法大不一样!上次手术是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这次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一个是“经心尖”,一个是“经皮”,都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技术方式,至于采用哪种术式,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
与传统的心脏瓣膜置换方式相比,这种手术防范非常先进。传统的开胸手术,术中往往要进行体外循环,术后若需要使用ECMO(体外人工膜肺)辅助,在重症监护室需要7到10天甚至两个星期左右才能转到普通病房。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开展,为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带来四大变化:
手术难度大大提升!
手术创伤大大减小!
住院天数大大缩短!
恢复速度大大加快!
对患者和家庭而言,这就是莫大的福音!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熟开展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标志着河南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再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预约网址:http://www.169000.net/(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进入挂号页面)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敬请关注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总第146期-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文是孙子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