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卫锋
主任医师
西安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
如何学中医之五?--------【原创】《医间道》--源自丁香园
2231人已读
第五章:从五行谈中医框架
如果说阴 阳是基石,那么五行则是基石上的五根柱子,他们竖立起来,支持着中医庞大的理论体系,我们透过这五根柱子向上看,就会看到中医这颗大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 如果我们仍将学习中医看作是从北京到陕西的游历,阴阳是将整个旅程分成两段来看,而五行则是分成五段,每一段都有美丽的风景。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我们即 将开始的医学之旅!从五行谈中医框架!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尚 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 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将五行及其特性做了高度的概括。如果说学习中医阴阳是纲,则五行就是领,两者的相互结合, 中医理论体系就显得完备了。
我们先来看看人体的五行属性,
木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为谋虑所出,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液为泪。
火:心属火,主血脉,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液为汗。
土:脾属土,主运化,布津液,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藏意,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声为歌,在志为思。
金:肺属金,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声为哭,在志为悲。
水:肾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声为呻。
我们将这些归纳起来,放到一个图表中:

了解了五行属性,对许多疾病有了认识,但这些认识还比较肤浅,比如口舌生疮,你知道是“心、脾”的问题了,但问什么心脾会出问题,我们得追求其本,有时候 就是单纯的心脾问题,但有时候则不是,可能是其他脏器导致的,在追求其本的时候,就好像进了大门,还得进小门,才能曲径通幽,才能慢慢领略中医的神奇之 处!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其规律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其规律是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的相克,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的相互传变。
相 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 其虚而凌其弱。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2、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 受损。
这些东西对于初学者,会感到有些困难,但下面的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就会明白了!
1、关于相生的理解:
举个“木生火”例子, 木代表肝脏,火代表心脏,也就是说心脏的气血供给与肝脏的疏泄升发有很大关系。肝藏血,肝气升发,所藏之血能够补养心血,心血就充足,反之,如果肝气郁 结,升发功能出现异常,则心脏气血供应就会差一些,临床上长期肝气郁结的患者,患者可以出现经常有失眠、心烦、心慌等心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梳理肝气, 滋养阴血,很快就能缓解病情。
2、关于相克的理解:
举个“木克土”的例子:木代表肝胆,土代表脾胃,肝胆的疏泄,与脾胃的功能有密切关 系,就好比自然界中,树根能够疏通土壤一样,没有树根的疏通,土壤就会板结,肝胆的疏泄出现异常,脾胃的功能也会减弱,借用现代医学的说法,胆汁的排泄, 与胃的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胆汁分泌不足或不畅,人体摄入的脂肪就无法正常的消化。
3、关于相乘的理解:
举个“木乘土”的例子,临 床上常说的“见肝之病,之肝传脾,当先实脾”,这说的就是“木乘土”(即肝乘脾),肝脏本身是克脾土的,但如果克制太过,就是病理性的相乘了,这样就会导 致土的亏虚,所以当先实脾,实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相乘,防止出现脾虚。同理,可以说“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当先实肾”;“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当先 实心”;“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能明白这些,也就算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了!
4、关于相侮的理解:
举个“木侮金”的例子,金本身是克木的,但如果金气不足,不能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就是木侮金了,如何清楚的理解呢?
就好比老虎是克狗的,但虎落平原被犬欺,就成了“犬侮虎”了,这里的侮,有点侮辱的意思,以小欺大,自然为侮辱了!
临床上这种情况有吗?当然有了,如果没有就不会称为中医理论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肝火犯肺的咳嗽,不明白其中的病机,服再多的药也没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运用“哈黛散”就能立竿见影。
中医的精髓就是这样的,你明白了就很简单,想不明白,下药就很难起效,如果真正想学中医,临证时心中必须要装下五行,切脉时必须要思考五行在体内的状况,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一定要想通,不然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如果说阴 阳是基石,那么五行则是基石上的五根柱子,他们竖立起来,支持着中医庞大的理论体系,我们透过这五根柱子向上看,就会看到中医这颗大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 如果我们仍将学习中医看作是从北京到陕西的游历,阴阳是将整个旅程分成两段来看,而五行则是分成五段,每一段都有美丽的风景。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我们即 将开始的医学之旅!从五行谈中医框架!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尚 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 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将五行及其特性做了高度的概括。如果说学习中医阴阳是纲,则五行就是领,两者的相互结合, 中医理论体系就显得完备了。
我们先来看看人体的五行属性,
木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为谋虑所出,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液为泪。
火:心属火,主血脉,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液为汗。
土:脾属土,主运化,布津液,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藏意,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声为歌,在志为思。
金:肺属金,肺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声为哭,在志为悲。
水:肾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声为呻。
我们将这些归纳起来,放到一个图表中:

了解了五行属性,对许多疾病有了认识,但这些认识还比较肤浅,比如口舌生疮,你知道是“心、脾”的问题了,但问什么心脾会出问题,我们得追求其本,有时候 就是单纯的心脾问题,但有时候则不是,可能是其他脏器导致的,在追求其本的时候,就好像进了大门,还得进小门,才能曲径通幽,才能慢慢领略中医的神奇之 处!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其规律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其规律是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的相克,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的相互传变。
相 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 其虚而凌其弱。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2、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 受损。
这些东西对于初学者,会感到有些困难,但下面的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就会明白了!
1、关于相生的理解:
举个“木生火”例子, 木代表肝脏,火代表心脏,也就是说心脏的气血供给与肝脏的疏泄升发有很大关系。肝藏血,肝气升发,所藏之血能够补养心血,心血就充足,反之,如果肝气郁 结,升发功能出现异常,则心脏气血供应就会差一些,临床上长期肝气郁结的患者,患者可以出现经常有失眠、心烦、心慌等心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梳理肝气, 滋养阴血,很快就能缓解病情。
2、关于相克的理解:
举个“木克土”的例子:木代表肝胆,土代表脾胃,肝胆的疏泄,与脾胃的功能有密切关 系,就好比自然界中,树根能够疏通土壤一样,没有树根的疏通,土壤就会板结,肝胆的疏泄出现异常,脾胃的功能也会减弱,借用现代医学的说法,胆汁的排泄, 与胃的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胆汁分泌不足或不畅,人体摄入的脂肪就无法正常的消化。
3、关于相乘的理解:
举个“木乘土”的例子,临 床上常说的“见肝之病,之肝传脾,当先实脾”,这说的就是“木乘土”(即肝乘脾),肝脏本身是克脾土的,但如果克制太过,就是病理性的相乘了,这样就会导 致土的亏虚,所以当先实脾,实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相乘,防止出现脾虚。同理,可以说“见脾之病,知脾传肾,当先实肾”;“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当先 实心”;“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实肝”,能明白这些,也就算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了!
4、关于相侮的理解:
举个“木侮金”的例子,金本身是克木的,但如果金气不足,不能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就是木侮金了,如何清楚的理解呢?
就好比老虎是克狗的,但虎落平原被犬欺,就成了“犬侮虎”了,这里的侮,有点侮辱的意思,以小欺大,自然为侮辱了!
临床上这种情况有吗?当然有了,如果没有就不会称为中医理论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肝火犯肺的咳嗽,不明白其中的病机,服再多的药也没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运用“哈黛散”就能立竿见影。
中医的精髓就是这样的,你明白了就很简单,想不明白,下药就很难起效,如果真正想学中医,临证时心中必须要装下五行,切脉时必须要思考五行在体内的状况,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一定要想通,不然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本文是赵卫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