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老年慢性疼痛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人口达到2.41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达到4.87亿,占总人口数的34.9%,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从苏大附二院疼痛科门诊来看,10个人当中就有8个都是老年患者,近期疼痛科门诊来了位94岁高龄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疼痛科就诊患者年龄纪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慢性疼痛是指疼痛持续1个月或超过一般急性病的进展,或者超过受伤愈合的合理时间,或与引起持续疼痛的慢性病理过程有关,或者经过数月或数年的问隔时间疼痛复发。与急性疼痛不同,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疼痛,对患者尤其老年人的影响不容忽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慢性疼痛病史者可占人口的25%~30%,而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占老年人口的50%~75%,其中半数以上许多老年人常年都生活在各种疾病的疼痛之中。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大大地增加了全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人疼痛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应当关注的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疼痛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经常存在的一种症状。随着年龄的老化,老年人一方面准确感觉和主诉疼痛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不明确的疼痛和由此引发的不适感明显增加。老年人疼痛特点:
(1)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同时并存,其中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解释老年人的疼痛症状。
(2)老年人的反应不敏感,而且他们的精神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所以,他们有时会较少地诉说疼痛感觉和影响疼痛的因素。
(3)有些疾病的隐袭性可延误诊治,如风湿性多肌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4)老年病人的疼痛由不可治愈性疾病引起的较为多见,如晚期癌症。
据文献报道,随年龄增长持续性疼痛的发生率相应增加,且以退休、丧偶的老人发生率较高,女性多高于男性。最常见的症状是骨关节及腰背部疼痛,尤其下腰部和颈肩部疼痛(65%)、骨骼肌疼痛(40%)、周围神经疼痛(35%)、慢性关节痛(15%~25%)。慢性疼痛除影响中枢神经功能外,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比急性疼痛更明显,且常表现为精神抑郁、失眠、食欲下降、生活活动兴趣低落,降低疾病抵抗能力,影响多个系统功能(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肺功能等),构成了老年人致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疼痛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近80%的慢性疼痛患者主诉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且67%的患者主诉疼痛影响到与他人的关系。
常见的老年慢性疼痛有:
带状疱疹后遗痛
老年三叉神经痛
老年骨质疏松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老年恶性肿瘤疼痛
骨关节炎慢性疼痛
基于慢性疼痛的普遍影响(影响身体各个系统及其功能),因此,需要综合的干预措施(药物、非药物方法联合应用)以减轻疼痛、恢复机体的功能,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启发患者诉说其疼痛及对精神、情绪的影响,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包括参与治疗以及更加独立地参与家庭、社会等更有意义的活动,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是魏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