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兴 三甲
魏兴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疼痛科

慢性疼痛首选疼痛医学

1987人已读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是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可以看出疼痛对人们的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

疼痛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疼痛持续时间短于1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不仅提示及时就诊,还能够帮助医生据此判断病因所在,因此,对急性疼痛不能盲目服药止痛,要及时就诊。慢性疼痛通常指在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慢性疼痛可以是某个内脏器官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主症。常见慢性疼痛包括:肌筋膜劳损、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四肢关节痛、骨质疏松症、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头痛、肩周炎、网球肘、脉管炎、截肢后幻觉痛等40多种。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

疼痛医学在国内的兴起不过二十年,疼痛科的建立到今年才十周年。普通百姓对疼痛的认识只停留在“疼痛只是一种症状”的旧观点上。一说起疼痛治疗,都觉得只是一种对症处理,不解决根本问题,即所谓“治标不治本”。 传统的疼痛的治疗手段,大多数停留在镇痛药物加传统的按摩、热敷、针刺等方法,能直接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病根”进行治疗的技术还不多,致使疼痛医学治疗顽固性慢性疼痛的独到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这也就难怪有不少人误解治疗疼痛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解决问题”。

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疼痛医学是作为专门诊治“疼痛性疾病”的临床学科,与神经内科学、麻醉学、放射学、骨科学、风湿免疫科、物理医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它也是由这些学科的疼痛学研究分支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疼痛医学与其它相邻学科治疗“疼痛”既相互配合,又有明确区别分工。例如,麻醉科以手术中止痛和治疗急性疼痛为主;神经科和肿瘤科主要以药物治疗相关疼痛;理疗科则以物理方法治疗为主。疼痛医学的治疗手段已经从过去的单纯药物治疗,转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其中物理医学发展出很多电和磁疗法治疗疼痛;“影像学微创性神经治疗”,对出了问题的神经进行营养、解压、调理、刺激甚至毁损等治疗,从而达到消炎、镇痛,阻断痛觉传导,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对疼痛疾病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由于方法止痛效果比较突出而成为疼痛的“克星”。疼痛医学治疗的范围极广,从内科服药到物理治疗再到微创手术,均可应用。

凡经内科用药或外科手术不能解决的疼痛、手术后未能缓解的疼痛、癌痛、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以及顽固性神经痛,应首选疼痛科治疗。通过疼痛科专业系统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且疼痛复发几率低。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魏兴
魏兴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