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方兆山 三甲
方兆山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

如何正确对待肝内胆管结石?

1576人已读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也可以单独存在,一般为胆色素结石,左侧多于右侧,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华南、西南、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等地域多见。其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慢性炎症、细菌感染、胆道蛔虫、胆汁淤滞、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胆管内慢性炎症是导致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胆汁淤滞是结石形成的必要条件。

临床表现上,有的患者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仅有上腹隐痛不适,常在体检时被发现。大多表现为反复发作上腹部、肝区、胸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或绞痛不适,常放射至背、肩部;急性发作时除典型的腹痛外,常伴畏寒、发热、黄疸,合并重症胆管炎时,可出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一侧肝管结石阻塞时,可无黄疸或黄疸较轻。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肝脓肿、胰腺炎、胆道出血、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甚至肝内胆管癌等。

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B超、CT、磁共振(MRI/MRCP)等。诊断肝内胆管结石需排除肝内的钙化灶,因为肝内钙化灶的影像学表现跟肝内胆管结石基本相同;但肝内钙化灶无需特殊治疗。

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因为,肝内胆管结石病变复杂、复发率高、残石率高且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无症状、无局限性胆管扩张的结石一般可不做治疗;反复发作的肝内胆管结石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应根据肝内胆管结石数量及分布范围、肝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肝脏的病理改变、肝脏功能状态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针对具体病例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或者证实有肝内胆管结石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肝胆疾病专科或医院就诊,切忌乱服药治疗或使用不合理的治疗方式而贻误病情。

预防措施

1、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优质蛋白、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酒。

2注意饮食卫生,多喝水,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

3保持大便畅通,定期驱蛔虫治疗。

4、多运动,心胸宽阔,精神舒畅。

5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方兆山
方兆山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