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昀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胸外科
精准医学时代的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
3097人已读
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外科学领域进一步向精细化、个体化和极致微创化发展。解剖性肺切除术是肺癌根治术的基本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目前,胸腔镜下(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已经被证实是根治肺癌的“金标准”术式。但是,对于部分肿瘤直径偏小的肺癌,肺叶切除是否合适?切除范围是否过大?相比肺段切除,在预后方面是否有获益?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殊类型的肺癌中,肺段切除术能达到肺叶切除术同样的疗效,而且更加微创,肺功能损失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中明确推荐,肺段切除术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肺癌患者:
1.肺功能较差或其他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
2.外周性肺结节,直径小于等于2cm,且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条件:
a)病理结果证实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
b)CT显示结节磨玻璃样成分大于等于50%;
c)影像学监测结节倍增时间大于等于400天。
指南同时提到,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切除范围应距离肿瘤边缘大于等于2cm,或者大于肿瘤直径;在不增加手术风险和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当对N1和N2组淋巴结进行适当采样。对于无解剖学和手术禁忌的早期肺癌患者,优先考虑胸腔镜VATS微创手术治疗。
本文是李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