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癜学堂|什么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近来,蓝医生的门诊紫癜病剧增,很多患者称蓝医生为“紫癜好医生”,还要求蓝医生开坛授课,蓝医生实在分身乏术啊!感谢大家对蓝医生的支持!为了方便大家,蓝医生干脆在线上开设“紫癜学堂”吧。今天,就给大家讲下第一讲: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吧?
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疾病。以血小板减少破坏、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目前认为,该病是由于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寿命缩短,,因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TP)。
骨髓细胞图:
(箭头所指就是巨核细胞--血小板之母)
简单来说,人的止血靠三大法宝——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凝血因子止血。血小板减少了,人就容易出血了,出血沉积在皮肤,就形成紫癜了。那么血小板为什么无端减少呢?无非就是成熟障碍或破坏增多。就是“长不大”或者“死的快”啊。血小板的母亲就是巨核细胞。 它孕育的孩子长不大,夭折在骨髓中;或者孩子长大了,却在成年的过程中,被抗体“杀害“了,江湖险恶啊!悲惨啊,孩子都那么短命,所以数量减少,就失去了止血的功能,产生各种紫癜。
(血小板减少,容易形成紫癜)
正常的血小板的数目范围为100-300*10e9,如果血小板低于50*10e9,就会有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的可能,这种紫癜分布无规律,全身都可以有,平铺于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不痛不痒。如果不治疗,血小板低于20*10e9,就会出现内脏出血,比如胃出血,肠出血,眼出血;血小板低于10*10e9,就容易脑出血,危及生命!
(眼睛出血)
很多病友问,我怎么才能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呢?让我们看看医学上的标准: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两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5)ITP重型标准:①有2个以上出血部位;②血小板计数<10×109/L。
(反正是看不懂了,那就交给蓝医生吧)
(但是要抽骨髓哦,怕怕......)
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么危险,能治好吗?
其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学术界分为初发型、持续型、重型。而被老百姓简单接受的,还是分急性、慢性。
急性的以儿童多见,男女发病率相近。通常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发热、畏寒,突然有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甚至大片瘀斑或血肿。皮肤瘀点一般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均匀。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及舌。胃肠道与泌尿道出血相对少见患者如有头痛或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可能。少数有结膜下出血,偶有因视网膜出血而失明者。急性型往往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常在数周内逐渐恢复乃至痊愈。少数患者可迁延近半年左右,亦有演变为慢性者。
(脑出血)
慢性型成年人常见,且以青年女性为多见,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多数患者有皮肤瘀点和瘀斑,也可出现鼻出血、齿龈、口腔粘膜出血等。女性患者可能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持续发作者,血小板往往多年持续减低;反复发作者,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出血量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常引起贫血。该型患者自发缓解者少。
表1:急性ITP与慢性ITP的鉴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下一集,我将会给大家讲解一下,这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扫码与我联系)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本文是蓝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