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一缕缕爱的阳光洒向京郊大地
“人才京郊行”活动是北京市委组织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技术带到京郊。作为首届“人才京郊行”活动的成员之一,2008年12月开始来到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工作,挂职院长助理,参与医院管理并开展医疗业务工作。
一、 真情连通医患情,银针引出农民粉丝团
从挂职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决心要用手中的银针帮助这里的患者解决痛苦。在医院领导没有规定任务的情况下,我主动要求并坚持每周出三次专家门诊。为了不与本院针灸大夫“抢夺”空间和病源,我要求把门诊全部安排在相对闲置的下午,但病人很快增加到五六十位,我就早上班晚下班,不限号,看完为止。常常是后面的病人还没扎完,前面的病人又该起针了,根本就顾不上喝口水,每次都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五月到十月门诊下午两点开诊,但是为了诊治更多的病人,我牺牲午休时间,一直坚持一点半开诊。由于长时间站立和弯腰得不到片刻休息,针灸结束的时候总是腰酸腿痛,可是看到病人的痛苦解决了,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一位徐老大爷耳聋已经三十年了,经过针灸治疗一次就能听到声音了;一位姓史的老大妈患急性左侧面部丹毒一个星期,左脸红肿热痛,痛得夜不能寐,经过两次三棱针放血便好了;一位50岁妇女患类风湿,双腿肿痛不能打弯儿,以为自己只能病退了,针灸一个月后她竟能自己上下楼了,现在又高兴地回到工作岗位上。一位中度智障的女孩,家住酒仙桥,每次奶奶带着坐几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门头沟扎针,几次针灸治疗后,女孩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心情变得特别好,总是想唱歌、跳舞,带来自己画的画给我看。怕我忙得又渴又饿,每次从家带袋牛奶给我喝,特别让我感动!孩子有了如此快的变化,奶奶逢人便说:“夏大夫的针法太神奇啦!”。就这样,患者们自发形成了一个“粉丝团”,帮助我做广告,口口相传,远在几十公里外清水、斋堂等门头沟区深山老区的病人来了,远在几十公里外昌平、顺义、通州的病人来了。病人们看到我这样长时间弯腰工作,都心疼得说:“我们的腰间盘突出被你一个个治好了,可是你的腰间盘快要突出了,多保重啊!”。到了家,儿子也心疼得说:“腰疼得厉害您就限号吧,每天二三十个病人就行了,身体最重要!”是啊,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又怎么能拒绝郊区百姓渴望得到专家治疗的需求呢?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我所能,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回报给远郊区的父老。
二、 将银针深深插入京西这片土地
挂职时间是短暂的,要让山里的百姓得到长期有效的治疗,就是要把针灸的技术留下来。一方面,我手把手给年轻医生培训,手把手教捻、转、提、插的手法。每周中风病房进行一次主任查房,讲解疑难病例,办专题讲座,从如何看懂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等基础入手,到系统进行神经内科知识培训。过去中风病房没有医生扎针灸,现在年轻医生都主动找我学习,而且都可以独立针灸了!
服务为主、多做实事是我这次京郊行的座右铭。我为中风病房重新制定了《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中风病的诊疗规范》,提高了这里中风病的诊疗水平;我积极搜集和整理各科的协定处方,组织专家审定,方便了临床应用;帮助各科室开展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亲自制定了中药泡洗处方;针对病历检查存在的问题,我成功地组织举办了“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首次病历和处方展览”,极大的提高了医生正确书写病历和处方的的意识,王院长感慨地说:“这是我们这几年一直想做但没做成的事,现在终于做成了!”
三、 让人才京郊行活动惠及更多的山区百姓
为了扩大医治范围,我积极组织并参加了多次义诊活动。今年五月初,我组织了北京中医医院专家来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大型义诊活动,并且开展健康大讲堂,宣讲脑血管病的防治;九月份我深入到潭柘寺镇卫生院、永定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十一月份,我到曹各庄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讲解,使众多郊区农民从中受益。
通过“人才京郊行”活动,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北京城区和郊区医疗水平分布的不均衡,深切地感受到远郊区县人民看病的不易以及他们渴望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心情。值得我特别欣慰的是,通过这次“人才京郊行”活动的实践,把一缕缕爱的阳光洒向京郊大地,使得中医针灸这一“简、便、灵、验”治疗惠及了更多的京郊百姓,使得针灸这一奇葩在京郊大地上绽放出来。
2009年6月5日《北京晚报》第37版整版报道了我在门头沟区为百姓针灸治病的事迹。随后,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和门头沟区电视台分别录制并播放了电视专题片。北京中医医院以我的事迹为素材拍摄的《百姓医生夏淑文》还获得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第18届“杏林杯”优秀电视片汇映三等奖,并且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为祖国骄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纪录片展评铜牌奖。媒体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使更多的人知晓了本次“人才京郊行”活动。
挂职时间是短暂的,但是“人才京郊行”活动留给了京郊大地一份宝贵的财富。
本文是夏淑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