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听力
聪是指听觉灵敏;明是指眼力敏锐,只有耳聪目明我们才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才能更好地感知这美好的世界。我们平时最关心的是眼睛的健康,而往往忽视耳朵听力的问题。如果你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或者发现自己把电视的声音开得比平时大,或者别人告诉你,你说话声音太大了,那可能说明你的听力下降了,需要到耳科检查一下听力了。
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正面临着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乘坐地铁公交车时戴耳机听音乐,由于音乐的音量需要调整到掩盖交通工具的音量,所以这时的分贝数会比安静时高很多,也就是说,为了听到耳机里的声音,会不自觉地调高了音量,长时间暴露在这种条件下,就很容易损害听力。还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工作、写作业或者睡觉前听耳机的不良习惯,甚至睡着了耳机还一直开着,长时间收听导致听力系统过于疲劳而受损,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的风险是依据声音的强度及其持续的时间而定,你戴着耳机听歌音量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听力的危险性就越高。
另外,很多年轻人喜欢长时间“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十分钟甚至超过1小时,频繁接听电话或长时间接听电话,对听力也有害的。所以建议大家,减少打电话的频率,尽量使用微信;需要打电话时候,最好一次不要超过3分钟,话筒要远离耳朵一些。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泡吧,经常去KTV或者迪厅,看电影,听演唱会。在这些娱乐场所经常接触高分贝的强声也是非常有害听力的。有文章指出,卡拉OK包厢里的声音大约相当于110分贝,美国言语听力协会就提醒: 长时间接触超过110 分贝声音,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去音乐节见着自己的偶像是一件令人无比兴奋的事情,但若是不采取预防措施,音响发出的震耳欲聋声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听力损伤。过度暴露在噪音中会对耳蜗中的毛细胞造成损伤,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参加完一场吵闹的活动之后,会出现耳鸣或听力明显减弱的现象,症状一般数日内就会消失,但若耳蜗内的毛细胞受到过度刺激导致受损,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下面再讲一下年轻人的突发性耳聋问题。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听力损失,其发病急、进展快,故称“耳中风”,其发病率在上升,并趋向“年轻化”。从临床观察,目前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其原因在医学上还不是很明确,在目前,血管病变在突聋发病机制被大多数人认可,推测可能和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疲劳、睡眠不足等有关。人在高度紧张时,支配内耳的动脉血管收缩痉挛,甚至出现耳蜗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内耳缺血缺氧,发生耳聋。常常伴有耳鸣,或者伴有眩晕,或者伴有耳部的闷胀感。
西医对于急性耳聋的治疗用药主要是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凯时(前列地尔)、激素、东菱克栓酶、甲钴胺等,可以配合高压氧治疗。中医的针灸治疗是一种很好的耳聋治疗手段,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它脏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耳聋。尤其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均入于耳中。因此,针灸取穴多取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配合耳的局部取穴、经验取穴等治疗往往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永久性听力损失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重在预防。年轻人怎样才能保护好的听力呢?提醒我们的广大的年轻人在享受音乐、电影、游戏等带来的乐趣时,我们也一定要牢记:保护听力是一项重要的事情!我们在音乐会、夜总会、酒吧等公共场所,尽量远离扩音器等声源,避开巨大声响,待在场所内比较安静的地方以减少接触噪音。在酒吧、歌厅、迪厅嘈杂的场所可以用耳塞来保护听力,不时离开嘈杂的环境让你的耳朵暂时休息一下。在使用音频设备时除了降低音量之外,还要限制使用时间,每天不要超过1个小时。另外,为了保护好听力还要做到游完泳一定要把耳中的水抖出来,避免感冒时乘坐飞机,避免在擤鼻子时同时捏住两个鼻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头部外伤,远离放爆竹的现场,不要自己掏耳朵,不要熬夜,戒烟限酒。另外还要做到心态平和,避免生气着急。做到这些,就会大大减少发生耳聋的机会,让我们的耳朵永远保持灵敏的状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夏淑文
2019.9.24
本文是夏淑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