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09 类风湿治疗指南解析
① 提出RA治疗策略为目标治疗;
② 参考真实临床实践经验,追求个体化治疗;
③ 充分考虑科学性和经济性的关系;
④ 提出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地位;
⑤ 涉及减药和停药问题。
推荐1 早期治疗,即一经诊断RA即开始DMARD治疗。
推荐2 RA治疗的策略是目标治疗。目标是降低疾病活动度、达到临床缓解。实现目标治疗的手段包括:①早期强化治疗;② 严格控制,即密切随访、根据病情活动度调整治疗方案、直至临床缓解;③ 精确的疾病活动评价体系;④ 个体化治疗。
推荐3 对活跃期RA患者,治疗应首选甲氨蝶呤(MTX)。MTX在RA治疗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小剂量(7.5~20 mg/w)每周使用是长期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细胞毒和其他副作用主要出现在大剂量(20~30 mg/w)使用时,应个体化选择。
推荐4 在MTX禁忌或不耐受时,替代药物应首选柳氮磺胺吡啶(SSZ)、来氟米特或注射金等。在我国还有一种独特的选择,即雷公藤多甙。
推荐5 对未使用DMARD的患者,首先应予传统 DMARD单药而非几种DMARD联合治疗。
推荐6 在初始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可短期与DMARD联合用于诱导缓解,但应避免10 mg/d以上剂量长期使用。
推荐7、8 若经初始DMARD治疗未达控制目标,对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可考虑加用一种生物制剂,对无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考虑换另一种DMARD。如果患者对MTX和(或)其他合成DMARD治疗反应不理想,应考虑使用生物制剂。目前方法是联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和MTX。
推荐9 对TNF-α抑制剂治疗失败者,应换另一种TNF-α抑制剂、阿巴西普、利妥昔、tocilizumab。
推荐10 严重难治RA患者或对生物制剂及前述传统DMARD有禁忌者,可联合或单用下述药物: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
推荐11 对每例患者都应考虑强化治疗方案,其中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获益更大。多项研究均证实,强化治疗优于传统治疗。
推荐12、13 对病情持续稳定的患者可考虑减药,首先减少或停用糖皮质激素,其次是生物制剂,最后考虑是否减停MTX或其他传统DMARD。
推荐14 对未使用过DMARD、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可考虑MTX联合一种生物制剂。
推荐15 在调整治疗时,除疾病活动度之外,也应考虑其他因素如骨结构破坏进展、并发症等。
本文是王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