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与晚期方案的选择
处于不同阶段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列于下面。
隐匿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0期:手术、支气管内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IA期和IB期:手术、放疗 ;
非小细胞肺癌IIA期和IIB期: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放疗 ;
非小细胞肺癌IIIA期(已切除或可切除性癌):手术、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IIIA期(不可切除癌):放疗、放疗联合化疗 ;
非小细胞肺癌IIIA期(肺上沟瘤):放疗、放疗联合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手术联合治疗、手术 (仅适用于特定的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IV期: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ML4-ALK 抑制剂治疗、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等药物)、维持治疗 、支气管内激光治疗和/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针对高度选择性患者)。
肺癌基因突变的发现推动了分子靶向治疗改善了肺癌晚期患者存活预期。 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亚组患者。EGFR ,MAPK ,PI3K信号通路基因异常可确定药物敏感性的机制和原发性和获得性激酶抑制剂耐药。EGFR突变能够很好地预测EGFR抑制剂的应答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提高。ALK与EML4融合体基因型易位在非选择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概率为3%到7%,并且该突变产物对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等药物)敏感。 MET致癌基因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这个基因的扩增已证实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相关。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选择治疗要根据病情及经济负担能力决定。对于多数工薪阶层,可如下选择:
检测是否有驱动基因,无驱动基因只能化疗;
有驱动基因,根据基因突变情况选择靶向药物(首选医保药物),身体许可,同时化疗,这样治疗获益会好些;如果开始身体不能耐受,可先靶向药物治疗,代身体好转能够耐受化疗,还是可以化疗+靶向药物治疗。
(EGFR突变靶向药物,还是用国产的埃克替尼或者吉非替尼为好,疗效不劣于进口药,价格实惠的多)
靶向药物耐药后,可再次基因检测,根据结果更换新一代靶向药物,如果可能的话,参与免费的临床研究。
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一线靶向药物耐药后,请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二线靶向药物,进口的药物太贵,性价比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是不合适的,土豪随意。
中药对放靶向药物、化疗副反应及改善临床症状有辅助作用。
本文是潘胜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